【李休睏/仁愛報導】「mukan」一詞,是賽德克族對於「漢人」的命稱;就在距今三十餘年前,一位出身苗栗通霄的「mukan」走入仁愛鄉,他是名初出茅廬的漫畫家,以勤奮而誠懇的態度訪問在地族人,靠著自我累積的史料線索進行創作,最終在1990年出版漫畫《霧社事件》、並啟發了日後的電影鉅作《賽德克·巴萊》!這位身分不凡的「mukan」,名叫邱若龍,是今日台灣漫畫界備受推崇的巨匠;而就在四月二十日的當天,邱若龍帶著暨南大學的18位參訪師生來到仁愛鄉,走訪「霧社事件」相關的文化地景。(↑上圖:漫畫家邱若龍重返霧社事件現場,他抽著自製竹製煙斗,隨時菸不離手。(大埔里@報提醒您,抽煙有礙健康)(李休睏 攝)) 當日是暨南大學通識課程「原住民文學」的戶外教學,講師啟明‧拉瓦(泰雅族裔)特別邀約邱若龍擔任活動導覽;當天的參訪行程,依序探訪了人止關、霧社公學校舊址、巴蘭社頭目瓦歷斯‧布尼之墓、霧社神社舊址、荷歌 […]
Tag Archives: 霧社事件
【李休睏/仁愛報導】時節進入冬日尾聲,刺骨的東北季風逐步轉弱、山谷間的櫻花樹則開始茂發,燦爛點綴於南投仁愛鄉的各個角落中。而就在霧社高地東南方數公里處的「春陽部落」,自日治時期就擁有極豐富的「櫻花」景觀,甚至被日本人命名為「櫻社」;走在植有大片櫻花群的鄉間公路旁,粉紅色彩的「八重櫻」艷麗盛開,彷彿迫不及待要迎接「春天」的到臨。 1931年,一場由日本殖民政府主導的「集團移住」政策影響,原居於都達村境內五大部落的部分賽德克族人展開遷移、成為今日春陽部落的拓墾先祖。儘管遷移的新居地,擁有日本人命名的「櫻社」稱號,但居民生活其實並不如「櫻花」那般燦麗嬌貴;在駐在所日警的嚴令脅迫下,族人耗費大量勞力投入原先毫不熟悉的「水稻」種植,一滴滴不甘情愿的汗水流下,灌澆出居民早期的遷移辛酸史。 二戰戰後,國民黨政府將「櫻社」更名為「春陽部落」;過去日本人所強迫推行的「水稻」耕種,不久後便已完全絕跡。族人另外 […]
【洪健鈞/仁愛報導】日治時期霧社事件發生後,當時執政者在仁愛鄉設立「霧社事件殉難殉職者之墓」,這重要史蹟,卻在1972年中日斷交時遭到國民黨政府以「拓寬公路」為由破壞,筆者探訪《流轉家族》出版者下山操子,發現墓地殘留的頂座安奉在下山家族的安息園,搶救遺物的當事人下山一,已與歷史傷痛一同入土。 1972年9月29號,日本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斷絕與中華民國的邦交關係,史稱「中(中華民國)日斷交」;面對如此狀況,國民黨政府於不久後以「拓寬公路段」的理由、破壞位於南投仁愛鄉的「霧社事件殉難殉職者之墓」作為報復,就此毀滅了該一日治時期的重要遺跡。 「霧社事件殉難殉職者之墓」建於1931年,是「霧社事件」日人罹難者的慰靈塔;1930年的10月27號早晨,賽德克族德固達雅群(霧社蕃)的反抗勢力攻襲周遭駐在所,並前往正在舉行運動會的霧社公學校,展開針對「日本人」的計畫性砍殺,揭開了「霧社事件」的悲劇 […]
【記者諾爾/仁愛報導】在日據時代仁愛鄉霧社地區的巴蘭社總頭目瓦歷斯布尼,由於是主和派,因此就在霧社事件中,與主戰的莫那魯道形成強烈對比,而霧社事件裡大家關注的焦點又都集中在莫那魯道家族及他帶領反抗日本人的六個部落,相形之下,在當時所謂抗日情節的社會氛圍中,巴蘭社總頭目瓦歷斯布尼的歷史定位就讓一般人疏於注意。 15日仁愛鄉包含霧社事件中的遺族以及瓦歷斯布尼的子孫等,在霧社高峰地區(舊巴蘭社部落所在地)的瓦歷斯布尼墓園裡舉行紀念墓園動土儀式,公所要將荒廢已久的墓園重新整建成紀念墓園,希望讓大家對於瓦歷斯布尼的歷史定位乃至於整起霧社事件有重新的認識與了解。 在日據時代,仁愛鄉發生抵抗日本人進入山區的人止關事件,被日本人用計利用布農族屠殺約200賽德克族人的姊妹原事件,乃至於梨山的斯拉茂事件,其實這些都與巴蘭社總頭目瓦歷斯布尼有很大的關係,莫那魯道的部落群在當時其實還是居於二軍地位,由於巴蘭社是當 […]
【仁愛訊】霧社抗日事件82週年,南投縣各界昨(27)日上午舉行祭典活動,由副縣長陳志清擔任主祭人,現場氣氛莊嚴肅穆。陳副縣長希望大家都能用愛、和平、分享的精神相處,並認為應提升為全國性紀念日,讓台灣民眾一起來緬懷這一個爭取尊嚴的歷史事件。 祭典在仁愛鄉霧社事件紀念碑舉行,由仁愛國小詩歌演唱揭開序幕,清流部落耆老以古調吟唱追思祖先,遺族代表張進昌先生恭讀祭文,眼眶泛紅,祭文最後祈求台灣各族都能在愛與和平下共處。陳副縣長則帶領縣議員陳國雄、仁愛鄉長張子孝及遺族代表,獻上鮮花素果,表達對事件烈士敬意。 陳副縣長說心中有無限的感懷與深思,他說藉由「賽德克‧巴萊」電影,各界對霧社事件有了進一步深刻瞭解,舉行祭典並不是要製造仇日情緒,而是用愛、和平與分享來緬懷抗日先烈,紀念那種為了維護尊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陳副縣長也建議陳報中央,把霧社事件提升為全國紀念日,將事件的精神發揚光大。 陳國雄議員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