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農業

蜜蘋果好吃蜜腺的背後 竟是果樹生病了!

蜜蘋果呈現深黃半透明的蜜腺,其實是蘋果水心症。(柏原祥攝)

【柏原祥/仁愛報導】12月是高山蜜蘋果上市時節,果核四周的蜜腺甜度高,饕客整箱添購不手軟,但專家及農民指出,所謂的「蜜」,是果樹「水心症」,代表果樹代謝異常。 蜜蘋果產地主要在仁愛鄉榮興村、台中市梨山區、退輔會福壽山農場,雖然外觀不像進口蘋果那麼光鮮,不但果粒小、果皮也像是長滿了鏽斑,切成一半後,果核四周有深黃色半透明的蜜線,不明究理的消費者會以為果實壞了,但行家知道,這樣的蜜蘋果吃起來特別脆甜。 園藝相關專家指出,所謂的蜜腺是果樹醣類代謝異常的症狀,屬於「水心症」,成因有可能氣候、病害、土壤條件等多重因素,發生在梨子,會有怪味,果實不耐久放,但發生在某些蘋果上,反而成為好吃的保證。 蜜蘋果並非蘋果名稱,而是蘋果生長環境日夜溫差過大時,糖分來不及轉換成澱粉,就會結蜜,土壤若缺少鈣質,也會加速結蜜,但缺鈣會造成果樹老化、果實底部凹陷,得適度補鈣。 由於蜜蘋果價格比一般國產蘋果好,果農反而想盡 […]

色澤美、滋味足 國姓優質枇杷上市

【唐茹蘋/國姓報導】國姓鄉24日舉辦優質枇杷評鑑,透過評鑑與展售,拓展農民收入與提升農作品質,今年霸王級寒流造成寒害,近日又陰雨不斷,枇杷產量減少,農民更要特別用心加強管理,才能種出果粒飽滿、色澤橙紅、風味絕佳的優質枇杷。 國姓鄉優質枇杷評鑑標準包括外觀、質地、大小、糖度,果粒必須無病斑、藥斑、果皮橙紅色且果肉細緻、果皮易剝的枇杷,才能受到評審的青睞,經過一個上午的評分,得主分為特等獎為劉正康、頭等獎羅丙寅、王壽山、金質獎林勝雄、曾玟傑、彭金福、銀質獎黃清貴、田基堯、余德發、徐萬龍。 評審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果樹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張林仁指出,今年強烈寒流來襲,加上近日雨水過量,要種植優質的枇杷難度增加,果實變得比較容易軟心,吃起來水分較多,但因日照不充足,甜度受影響,農民必須掌握「少量多餐」式的施肥方式,讓果實穩健成長,抵禦氣候變遷下的病害。 國姓鄉農會表示,國姓鄉枇杷種植面積達120公頃,主要 […]

埔里桃米休閒業區推食材體驗新旅行

【唐茹蘋/埔里報導】以生態聞名的桃米休閒農業區,在業者與學界共同努力下,11日舉行2016品牌暨新品發表會,不但推出全新的識別系統,也邀請金都餐廳的阿宏師設計在地特色的四款便當,暨大餐觀系曾喜鵬教授表示桃米休區現推出「遠足」遊程,邀請民眾來桃米進行深度的食材體驗新旅行。 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廣協會理事長廖永坤在發表會中表示,休區2016年將朝向「服務優質化」、「農業多樣化」、「國際化」的目標邁進。發表會上不但展示品牌LOGO、商標註冊、網路優化及產業解說看板等;為了服務到訪桃米的國際觀光客,也訓練5位暨大會講英、日、越語的領航員,可為國際觀光客進行導覽解說。 而全新推出的桃米便當,更邀請金都餐廳國宴主廚劉恒宏跨刀設計,劉恒宏表示為桃米設計的四款便當皆採用在地食材如刺蔥、野薑花瓣、地瓜等,分別設計出「蝴蝶」、「美人」、「蛙蛙」與「花花」等四款便當,其中蝴蝶採用蝴蝶蜜源,美人則是茭白筍,蛙蛙是親子 […]

米蛋糕DIY遊程啟動 沈茗瑋為國產米找出路

【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農村青年沈茗瑋思考台灣白米如何拓展銷路,白米點心也能在西點烘焙櫃裡銷售,自己動手做實驗,開發出米蛋糕,讓國人米食體驗多出新選擇,14日並與埔里鎮農會合作,將規劃米蛋糕DIY遊程,喜愛烘焙的人士,都能在家簡單上手,創作自己喜愛的米蛋糕。 根據農政相關單位研究,國人飲食逐漸西化,麵食比例提高,米食相對降低,在錯誤資訊傳遞下,很多人誤解吃白米飯容易發胖或導致糖尿病,其實稻米不僅好消化,還是國內最大宗的糧食作物,許多農民種稻持家,農政單位對於要如何提升國人米食大傷腦筋,正透過各個農會家政教室推廣米食的好處。 原就務農的沈茗瑋,有一陣子專研西點,相對於麵粉西點多樣性,白米加工品似乎只有米粉、碗粿、米果少數幾種,他開始以埔里、草屯地區的台粳九號白米做試驗,發現黏性適中,與蛋汁混和泡打,做出來的蛋糕柔細細軟棉,他也指出,許多人有小麥麩皮過敏的問題,白米較不會造成腸胃不舒服,如果 […]

國姓咖啡產地認證標章首發 重拾消費信心

【記者唐茹蘋/國姓報導】國姓鄉於今年六月取得經濟部智產局咖啡產地認證標章後,今(18)日舉行產地認證標章首發與慈善拍賣會,由原本以2萬元認購第一號標章的「百勝村」捐出拍賣,再由國姓鄉農會以8萬元得標,共捐出10萬元給南投家扶中心,鄉長林福峯表示為了提升國姓咖啡的品牌形象,產地認證標章不但可以提升消費者對國姓咖啡的信心,公益拍賣又可幫助弱勢,一舉兩得。 國姓鄉公所農經課表示目前鄉內共有18家業者參與標章認證,業者需將生產過程告知公所進行生產履歷記錄,同時將咖啡豆送SGS檢驗,檢驗通過公所才會依據送驗的每批咖啡豆產量發給產地認證標章貼紙,且貼標章的過程都須在公所的監看下進行。農經課表示這樣的方法雖然耗時,但可以確保消費者買到的國姓咖啡是無農藥檢出,且絕對是國姓鄉種植的咖啡,讓消費者更有信心。 國姓咖啡種植面積為全省最大,近年來由於食品安全問題屢成為新聞關注焦點,也讓消費者頓失信心。國姓鄉在南投 […]

學生內埔下田插秧 體會粒粒皆辛苦

【記者柏原祥/埔里報導】「什麼是農業?就在自己的腳下」,暨南大學一群學生們,十八日捲起褲管,在埔里鎮內埔農業區插秧,他們要親身體驗,瞭解農民的甘苦,同學們還認真排班,決定以無毒農法照顧秧苗,預計七月收成。 去年埔里鎮內埔農業區發生生產「多喝水」瓶裝水的群岳企業,與農民爭農地的事件,工業發展與農業未來的爭議,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暨大一群學生們組成內埔農業後援會,闡述「農地農用」、「農業優先」「保護農民」的理念,事件暫時平息後,學生認為應長期「蹲點」,以實際行動參與,深入瞭解台灣農業發展的問題與困境。 同學們先集資,向內埔廖姓農友租了一分地水田,這塊水田正好位於守城份大圳旁,經過多次討論後,同學們認為水稻是台灣最大宗、也最具代表性的糧食作物,號召全校同學們一起來種稻,由於節氣已進入驚蟄,種稻時節已晚,,埔里訂不到秧苗,同學們至草屯地區載來新綠秧苗,十八日趁著天氣陰涼,清晨五時起床來個大早,清晨六 […]

仁愛香糯米名聞遐邇 播種祭傳承特有文化

 【記者諾爾仁愛報導】南投仁愛鄉松林部落的香糯米名聞遐邇,屬一年一期作,經濟價值有限,現在因為愈來愈少人種植而幾乎面臨消失,部落為了延續種植香糯米的傳統,便為香糯米辦理了播種祭,希望傳承這特有的文化及品種。   在獵人鳴槍之後,部落族人歡欣鼓舞的慶祝第一次辦理的香糯米播種祭,松林部落的伊拿谷香糯米,於日治時期開始種植,現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由於香氣獨特口感絕佳,還曾經是進貢給日本天皇的特有米種。   松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詹明雄表示,為達到傳承的效果,也請來當地親愛國小的學生全程參與,由耆老講述香糯米的特色並示範種植過程,隨後讓學生下到水田裡實際體驗,這些學生不僅是第一次捲起褲管當農夫,也體會過去老人家耕田的辛苦。   由於香糯米屬於水稻,需要用到大量平坦的土地,但部落腹地有限,許多族人寧可捨香糯米而改種其他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不過還是有族人為了延續這樣的傳統,不計成本的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 […]

仁愛武界壩淤積嚴重 原民族農地大量流失

【記者諾爾仁愛報導】仁愛鄉武界水霸上游因河床淤積及水位上升,造成河岸兩邊原民族農地流失,希望政府單位重視設法補救。 日治時期為闢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的武界水霸,上游的原住民部落萬豐村及親愛村,因長年河床淤積以及河水水位日漸上升,造成河岸兩邊的農地一年一年的消失,最靠近武界壩的萬豐村尤其嚴重,族人眼見莫名其妙就消失的土地,不知心中苦處該向誰訴,更不知道有哪個單位可以為這件事情負責。 被丟進石頭的這一攤水池,在以前其實是一片族人賴以維生的良田,現在這裏卻是河道上自然形成的水塘,老人家站在高處遙望過去曾是自己耕種的農地,現在卻變成河道,也不知道應該要怪罪於天災還是下方的武界水壩。 政府單位兩手一攤    原住民族無可奈何 濁水溪上游的武界壩,站在高處就可看見淤砂有多嚴重,歷經近百年的淤積,就連現在的工程技術,也似乎已經無力解決這長年累積的淤砂問題,負責河川治理的政府單位,看來只能兩手一攤,留下族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