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柏原祥埔里報導】茭白筍是埔里鎮最大宗的農特產,但衍生的茭白筍殼廢棄物,農民一般丟棄在田裡或路邊,影響農村景觀,珠山社區邀請工藝家構思如何再利用茭白筍殼,將茭白筍殼變成美美的織布,希望成為在地的工藝特產。 編織工藝家王羿心在珠山社區的邀請下,帶領25位社區居民學習茭白筍織布,特殊的是,這新產品並不抽取茭白筍的纖維,而是將筍殼曬乾後撕成條狀,再用手工織布機串連經緯線,成了古樸又透氣的織布,還帶著些微的青草香。 王羿心表示,因為筍殼帶點半透明,質地又輕,這種新織布很適合作燈罩,而且使用的材料簡單,工具平價,任何人短時間內都能上手,社區很多媽媽作不離手,希望透過這手工藝,能夠賺些錢貼補家用。 「最能永續的工藝品,不見得是精品」造紙龍手創館經理黃世豐說。他認為精品耗時、成本又高,對於手作的社區居民來說難度太高,要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必須是人人都能上手的手工藝,目前茭白筍殼資材再生計畫還在起步, […]
Tag Archives: 筊白筍
【本刊特約撰述梁瑞仁埔里報導】朝陽科技大學三位視覺傳播學系的學生,為協助水頭社區發展文化觀光產業,在該校呂昭慧、諸葛正及李春振三位老師指導下,於7月20日前往水頭社區,展開為期二天的田野調查及體驗的活動,以為提出建議研究報告。 三位學生為李誌倫、黃勁憲及李彥儒,在水頭社區發展協會幹部的引導推介下,分別訪問了高齡86歲的溫錦江、88歲的王婆婆、79歲的黃金山、73歲的賴茂松、75歲的永倉明、86歲的阿達ㄚ嬤及83歲的李清連。除了訪問耆老之外,也訪問了王彩雲議員。翌日,三位同學在宋鴻發理事的帶領下,著裝下田割筊白筍,體驗腳踩爛泥割筊白筍的樸實。 李誌倫同學以輕鬆自然、話家常方式讓阿公阿嬤們勾起少年的回憶;李彥儒同學默默記錄對話重點並錄音;黃勁憲同學也不停按下最珍貴的訪談鏡頭。溫錦江阿公說:「陰功積德要做」,道出年少家貧轉好的歷程,「現在人的頭腦卡好,用電火照筊白筍,一年通天隴有ㄛ收」;黃金山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