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生態保育

暨大巨型虎頭蜂窩贈科博館 專家:5孔罕見的大

暨南國際大學校內摘取的巨型虎頭蜂窩,將轉交給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做展示及研究。(柏原祥 攝)

【柏原祥/埔里報導】暨南國際大學今年2月在校內發現一枚超大型黑腹虎頭蜂蜂巢,為避免師生遭到攻擊而摘除,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鑑定,一般虎頭蜂巢只有一個出口,暨大發現的蜂巢竟然有5個出口,可容納超過一萬隻虎頭蜂,因校內無適合的展示空間,暨大捐給科博館,希望能為科普教育做出更棒的奉獻。 今年2月期間,暨大校工於行政大樓後方的小葉欖仁樹上,發現一枚巨型的虎頭蜂窩,丈量尺寸為60乘以84乘以65公分,因外觀完整,生態作家潘樵覺得棄置可惜,先在行政大樓走廊做公開展示,經常吸引學生圍觀,對校園內豐富的生態感到驚奇。 但暨大並無生物相關科系,校方也缺乏專業保存空間,暨大總務處先製作了玻璃罩保護蜂窩,並移至圖書館搭配主題書展,校長蘇玉龍建議,不妨將虎頭蜂窩捐給科博館,可讓更多人近距離觀察虎頭蜂巢的生態知識,幾經聯繫後獲得正式回覆,並舉辦捐贈儀式。 科博館生物組博士蔡經甫指出,一般虎頭蜂窩開口只有一處,暨大捐贈 […]

穿山甲出沒 暨大立告示牌提醒放慢車速

為防範遭到穿山甲遭到車輛碾壓,暨大設置告示牌提醒師生車速放緩避免意外。(柏原祥 攝)

【柏原祥/埔里報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園生態豐富,學生機車道附近曾有穿山甲出沒,校方設置了「穿山甲出沒注意」告示牌,提醒學生行經要放慢車速,不要輾到穿山甲,但也有關心生態人士擔憂,這樣可能反而公開週知暨大有穿山甲出沒,吸引不肖人士進到校園裡獵捕。 穿山甲是夜行性動物,主食是螞蟻,平日神出鬼沒,暨大屬於淺山台易,鄰近環境生態豐富桃米里、成功里,校內去年曾有4次穿山甲活體出沒紀錄,有的是行經馬路、草皮,有的是被流浪狗追逐,竄逃至機車道,校方保育觀念宣導多年,同學們協助驅趕流浪狗,通報通識中心,由有動物保育經驗的教師協助處理。 穿山甲視力不佳,為避免車輛輾壓意外,校方在機車道設置「穿山甲出沒注意」圖像告示牌,提醒同學騎機車經過警示路段時要放慢車速,但因穿山甲鱗片在中醫藥典裡有通行經絡、活血散瘀通乳、消腫排膿的功效,長期以來面臨違法獵捕壓力,也有關心穿山甲的保育人士擔憂,這樣會不會反而告訴各界暨大 […]

美麗到驚悚 暨大飛蛾生態豐

鬼臉天蛾的外型其實十分華麗迷人。(潘樵 攝)

【潘樵/埔里報導】占地寬廣的暨南大學,向來以風景優美與生態豐富而聞名,漫步其間驚奇連連,近日來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校園裡顯得熱鬧非常,除了蛙類、鳥類與蝴蝶隨處可見之外,很多昆蟲也紛紛現身,包括一些有趣或是罕見的物種。(上圖:鬼臉天蛾的外型其實十分華麗迷人。(潘樵攝)) 在昆蟲的分類中,蝴蝶與蛾類都被歸類為鱗翅目,因此又稱為蝶蛾目,根據資料的記載,全世界已知的鱗翅目昆蟲有10幾萬種,但是蝴蝶大約只佔10%,其他都是蛾類,因此蛾類其實才是鱗翅目昆蟲的霸主。所以,台灣雖儘管有「蝴蝶王國」之稱,但是蛾類的數量是蝴蝶的十幾倍,甚至是更多,因此台灣無疑也是「飛蛾王國」吧。 蛾類具有趨光性,夜晚常常聚集在路燈處,或出現在仍有燈光的建築物內外,在暨大的校園裡,與蛾類相遇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即使是白天也不例外。不久前,學校總務處同仁就撿到一隻「眉紋天蠶蛾」的毛毛蟲,加以飼養進行觀察,之後結繭並羽化成一隻漂亮 […]

埔里生態城鎮日二手物 實用啟發很環保

埔里生態城鎮日即將登場,志工們在山里好巷書房裡整理募集而來的二手物。(陳宜君 攝)

【柏原祥、陳宜君/埔里報導】埔里鎮6月2日將於圖書館旁的啄木鳥步道舉辦心手合一、簡樸安康「2018埔里生態城鎮日」,藉由各種有趣的體驗遊戲,希望喚起鎮民的友善環境意識,募集二手物多樣實用,將是民眾參與活動集點的小禮物。↑上圖:埔里生態城鎮日即將登場,志工們在山里好巷書房裡整理募集而來的二手物。(陳宜君 攝) 「2018埔里生態城鎮日」由大埔里文創協會等各界團體共同舉辦,以寓教於樂體驗遊戲推展環境教育、生態文化及身心健康意念,今年主題定為「心手合一、簡樸安康」,主辦單位解釋,也就是心裡想到的好事,雙手就去做到,以持續以微小的實際行動傳遞自己友善環境、健康、社會的心意,營造簡單樸實、平安健康的樂活山城。 活動當天到服務台說出「環保五寶 「環保杯、碗、筷、手帕、購物袋」」,出示三寶即可領取參加卡,而為更進一步鼓勵大家在活動日結束後,在生活中落實友善環境、友善健康、友善社會行動,今年有4個攤位額外 […]

櫻花鉤吻鮭放流合歡溪復育 翠華村民組護溪隊

仁愛鄉翠華村民組成國寶魚護溪隊,要守護合歡溪的國寶魚。(圖/摘自翠華村長高政光臉書)

【仁愛訊】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瀕臨絕種,雪霸、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高山溪流放養魚苗,分攤棲地風險,仁愛鄉翠華村民則組成翠華國寶魚護溪隊,要共同守護珍稀物種,巡守範圍從合歡溪到合歡山,可說是是南投縣海拔最高、區域最廣的河川巡守隊。(上圖:仁愛鄉翠華村民組成國寶魚護溪隊,要守護合歡溪的國寶魚。圖/摘自翠華村長高政光臉書) 雪霸國家公園投入復育18年,位於武陵的七家灣溪櫻花的鉤吻鮭從200尾,族群擴增至5000尾,為擴大復育棲地,分攤風險,選擇了合歡溪上游、小嘆息灣、華崗水源地及七家灣溪流域等監測及研究,發現這些流域水質良好、食物鏈完整、棲地地形適中,年均溫在12度左右,特別是合歡溪不容易受颱風影響,是良好避難棲息地,且合歡溪曾出現過鮭魚,希望透過放流,讓鮭魚返家。 而為了協助國寶魚自在繁衍,仁愛鄉翠華村20名青壯居民排班,組成國寶魚護溪隊,在合歡溪流域及華岡水源地排班巡邏,從溪谷步道,巡邏至海拔 […]

首例井殺石虎現身成功里 暨大師忍受惡臭拼湊骨骼驗明正身

暨大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劉明浩處理石虎屍體,從屍水與爛肉中分離出骨骼。(柏原祥 攝)

【柏原祥/埔里報導】國內出現第一起石虎井殺案例,埔里鎮成功里民林紫鈴發現飲用水味道怪怪,循水路尋找,在深達10公尺的水井裡,發現一具已腐爛的動物屍體,原以為是野貓,但又覺得奇怪,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劉明浩帶回屍體回宿舍,忍受惡臭分離出骨骼,特生中心從頭骨照片研判石虎,成功里是埔里鎮最邊陲的區域,人口外流,少有開發,也因此讓石虎有繁衍棲地,值得各界重視與保育。 林紫鈴在8月下旬時,因覺得飲用水有怪味,循著水路想找出原因,卻發現剛挖好的井裡有一具動物屍體,水桶撈不起來,用鐵絲吊起後發現屍體腫脹,毛皮脫落,且開始腐爛,拍完照後,先放在一旁溪床,又覺得不太安心,向成功社區發展協會徐福宏提及此事,徐懷疑是石虎,知道劉明浩是屏科大畢業,對野生動物訪調有專長,傳了屍體照片給他,但因腐爛太嚴重,還是難以辨認。 由於事發地曾有石虎出沒,劉明浩拜託居民先將屍體移至沒有人會經過地方,9月初的時候至現 […]

時序入秋 珍稀蓮華池柃木正含苞待放

蓮花池柃木是台灣特有種,屬於茶科柃木屬的木本小喬木,新葉呈現深紫紅色,是非常明顯的特徵之一。(圖/南投林管處提供)

【埔里訊】近來時序雖已至中秋,中部地區白天溫度仍十分炎熱,日前南投林區管理處巡護人員在國姓及埔里一帶中低海拔山區,發現稀有的蓮華池柃木,已悄悄在枝條繫上一簇簇淡紫色的花苞,蓄勢待發,準備迎接秋意到來。 蓮花池柃木是台灣特有種,屬於茶科柃木屬的木本小喬木,新葉呈現深紫紅色,是非常明顯的特徵之一,互生的葉片為革質,表面光滑閃亮,葉形呈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2至3個花苞簇生於葉腋,花朵為白色,卵狀球形的漿果成熟後則呈紫黑色。蓮華池柃木原生於中部低海拔森林中,野外族群相當稀少,本次調查植株約為1公尺高,零星分布於林下,族群數量不大,仍須予以保育。 南投林區管理處處長李炎壽表示,目前蓮華池柃木估計實際分布面積,可能小於100平方公里,尤其生長環境普遍面臨開發壓力,依據2012年出刊之《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初評名錄》,學者已將蓮華池柃木評定為瀕危物種,除持續針對轄內稀有物種進行監測及保育外,也呼籲民 […]

94山小94光 2017生態城鎮園遊會守護環境就是狂!

2016埔里生態城鎮園遊會,PM2.5空汙減量自救會以套圈圈關卡傳達空汙物質,會在人身造成多樣症狀。(柏原祥攝)

【柏原祥/埔里報導】2017埔里生態城鎮園遊會招募攤位,將在5月6日上午於埔里藝文中心旁啄木鳥步道舉辦,這個園遊會以生態、永續、環保、有機農業等主題,邀集埔里山城裡想要傳達守護環境意識的民眾設攤,以有趣的闖關遊戲,讓大人與孩子們瞭解人與土地、環境之間可以和平相處、共存、共榮。 生態城鎮園遊會推廣宜居城鎮、生態城鎮觀念,招募的攤位主要來自埔里在地社團社群,無論是調查守護水資源的農民、宣導廢氣減排的摩托車店、呼籲用廢油做肥皂的家庭主婦、倡議好空氣follow me的埔里PM2.5空汙減量自救會、蝴蝶生態導覽志工、自行電動車低碳載具體驗等對於守護環境理念認同的社團或個人,都能來設攤,今年已舉辦第4屆。 承辦活動的林佳穎表示,今年主題是山城小人物,城鎮社會要整體改變,靠得不是大人物,而是小人物,相信山城裡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股小小的力量,也是黑暗中的一點光亮,不用等待他人或未來,只要願意蜂擁而出行動 […]

廢棄果園變山林 志工高峰冒雨種原生樹苗

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志工們冒著大雨,在仁愛鄉霧社高峰復育原始森林。

【柏原祥/仁愛報導】為復育台灣的山林,守護水土,台灣山林復育協會26日在仁愛鄉霧社高峰將廢棄果園復育為天然原始林,南投林管處也提供苗木,官民共同努力,推動台灣森林復育。 因時代背景因素,台灣過去山林利用以經濟性為主要考量,違規超限利用的菜園、檳榔園、果園、茶園產生破壞水土及生態的不良後果,甚至過去的經濟造林政策,對於原生植物產生不良排擠,山林復育協會遂根據學理,推動「復育」觀念取代保護,希望數十年後,台灣山林能回復過往蓊鬱蒼翠、生物多樣的家。 約有百名志工至霧社高峰果園參與復育行動,在綿綿細雨中穿著雨衣作業相當辛苦,他們種下青葉楠、長葉木薑子、三斗石櫟、青剛櫟等原生樹種,協會理事長蔡智豪表示,人為介入山林復育,並非妨礙原始林木生長,而是像人們皮膚受傷,用正確的方法來照顧,復原速度較快,不當的造林,就像是植錯皮,產生排斥,康復的時間會更久。 蔡智豪指出,很多先進國家,包括泰國,已有標準規格化 […]

露營區剷平森林、慣行農法 威脅大埔里石虎

石虎小的時候非常可愛,但牠畢竟是猛獸,不適合人類當成家貓飼養。(特生中心林育秀提供)

【柏原祥/埔里報導】苗栗縣為了開闢台13線銅鑼三義外環道,掀起石虎保育議題,石虎並非苗栗獨有,埔里鎮、中寮鄉等地區也有分布,保育志工發現,除了慣行農法影響石虎食物鏈外,近年來流行的大面積露營區,將樹林整片砍伐,也破壞了石虎的棲地。 根據特生中心研究紀錄,埔里大坪頂地區曾經有怪手整地時,意外發現一公一母的小石虎,桃米、成功里山區及國姓鄉北山坑山麓帶,也有發現石虎的紀錄,曾有農友養雞場遭石虎入侵,或在產業道路上發現石虎被碾過的屍體,種種跡象顯示,石虎絕非苗栗縣特有種,南投縣的石虎只因名氣不夠響亮,開發、破壞反而無聲無息的進行,帶來無法回復的浩劫。 埔里鎮民彭淑美擔憂大埔里地區石虎絕跡,發起南投縣「石虎家族」,勸導農友少用劇毒的老鼠藥,盡力保留山林,留給石虎生長的棲地,並與中寮地區的農友串連,推動石虎綠色保育標章,申請「友善石虎農作」的農友已有21位,希望藉由農民改變農法,間接維繫石虎的食物鏈,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