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訊】埔里知名景點紙教堂日前發現受傷的大冠鷲,原本在空中盤旋的猛禽倏然一聲掉落在園區內深受歡迎的「搖晃的記憶」裝置藝術旁的溝渠,經現場遊客與工作人員的合力救援,緊急送往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進行醫治。 12月2日近11點,紙教堂園區內人來人往,突然一名小朋友發現溝渠中有件詭異「黑色毛衣」,身旁家長前往觀察後驚覺是有蛇雕之稱的大冠鷲,嚇得趕緊通報工作人員。 猛禽的近距離現身,引起遊客好奇聚集圍觀,現場譁然聲此起彼落。紙教堂園區獲報後隨即展開危機處理程序,區隔出安全範圍,調派工作人員管控現場,避免不知情遊客過於接近,驚嚇到大冠鷲而遭攻擊。最後由現場眾多熱心遊客與園區工作人員合力下,順利將大冠鷲移置大紙箱,火速送往距離31公里外的野生動物急救站。 急救站丁獸醫表示,埔里桃米社區素來生態豐碩,境內有許多大冠鷲族群分佈。偏好在森林間隙地帶活動的猛禽,卻出現在大量遊客活動的場域,如 […]
Tag Archives: 桃米社區
【埔里訊】深度旅遊需要導覽員解說,遊客才能短時間內瞭解屬於土地與社區的價值,特別是生態涉及專業,解說員更要經過專業培訓才能登場,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大埔里地區觀光產業合作,26位生態旅遊導覽學員11日通過培訓,屆時將看到他們穿著制服為遊客服務。 日管處指出,行政院2002年宣布「台灣生態旅遊年」;隔年,以生態村做為社區重建願景的埔里鎮桃米社區,獲得行政院評選為2002年生態旅遊年特殊案例優等獎的鼓勵,15年來,生態學習的火苗,從桃米擴大到大埔里地區持續燃燒,今年 4月起辦理「2017年大埔里地區生態旅遊與產業發展人員進階課程培訓」,52小時多元且精彩的人文、自然培訓課程,總計有26位學員上課時數達2/3且通過期末測驗,取得結業證書,當中還有10位是以「學習生」身分參與的大埔里地區觀光與產業發展人員。 授課講師生態專家彭國棟指出,精緻化、高品質旅遊是世界趨勢,而解說員在其中是重要角色;桃 […]
【唐茹蘋/埔里報導】「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遠足也可以很桃米!桃米休閒農業區12月6日發表創新農業旅遊產品,以「找回童年的單純美好食光」為明年旅遊主題,桃米遠足、桃米便當、以及多種雙語旅遊資訊工具都將上線。 桃米休閒農業區總幹事黃星豪介紹,研發的農業旅遊產品有兩個重要亮點,一是「桃米遠足」,結合了遊客手做遠足餐盒、社區小旅行、遠足野餐與懷舊童玩遊戲等內容,帶領遊客回到童年時期最期待的遠足郊遊時光,讓遊客暢遊在桃米鄉間小路上,在草皮席地而坐,享受藍天綠地開闊之美。 桃米便當是為了讓讓短暫停留遊客也能享受埔里在地風味的料理,菜色包括百香果飯團、金沙茭白筍、筍乾控肉、過貓沙拉、紅龍果飯團,由金都餐廳研發,利用埔里地區當季在地食材,設計成九宮格精緻餐盒,未來將由在地餐廳業者自行製作銷售,暨南大學觀光餐飲管理學系教授曾喜鵬表示,未來希望讓學生參與料理製作與銷售,強化學生實作能力,預計明年商品化 […]
【蕭立妤/埔里報導】暨大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林妙容老師師生團隊與桃源國小合作舉辦的「大手牽小手-親子同樂會」,今年11月30號晚間來到了第二屆。延續著歡笑中又帶著溫馨的傳統,師生們運用桌遊、繪本,讓親子互動間更有樂趣。 開場的桌遊《閃靈快手》,讓大家抽牌後辨識牌面圖案的顏色、形狀,手部迅速反應抓取桌面上相同或完全不相干的模型,玩過幾輪讓大家的注意力得以集中;第二套桌遊《諾亞方舟》除了有可愛的動物模型吸引住大小朋友的目光外,同樣得先根據抽牌面辨認出動物角色,並將其平穩置於僅由一支點傾斜擺盪的方舟模型之上避免掉落,大大考驗個人平衡感與團隊合作默契。 而在繪本共同閱讀的部分,承繼去年《猜猜我有多愛你》透過各種比喻讓親子以肯定的方式表達愛的主題,這次選讀的繪本《不管怎麼樣,你都會愛我嗎?》,則讓孩子提出疑問,也讓家長們正視其感受並有所回應。 活動最後的小卡傳情與大聲說出愛,家長與孩子面對面向 […]
【柏原祥/埔里報導】文化部推動「推展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實驗計畫,埔里鎮桃米及仁愛鄉眉溪是南投縣率先實驗的社區,24日在桃源國小舉辦成果展,社區居民齊心協力,證明「參與式民主」的確能彌補 代議士制度上的不足,讓政策與居民真正需求更貼近。 桃米社區居民自行提案、票選與執行計畫包括「蛙ㄟ桃米小學堂」、「老人廚房與社區菜園」以及「讓我們一同規劃,美化桃米新意象」,這3項方案在社區居民齊心協力之下達成目標,24日在桃源國小多功能教室 向鄉親呈現豐碩成果。 暨大人社研究中心指出,「蛙ㄟ桃米小學堂」是由桃米生態解說員與桃源國小協力,每週二教導高年級孩子在地環境相關知識,讓孩子自發探索生態奧妙,成為保護在地環境的小尖兵;「老人廚房」則讓桃米的長 輩們有更友善的料理與共食環境,桃米老人會與福同宮以新故鄉基金會所提供的小木屋為基地,打造出「桃米ㄟ灶腳」,就算大雨滂沱,阿公阿嬤也能為大家烹煮。 另桃米的入口 […]
【何貞青/埔里報導】當藝術家與生態村落相遇,會碰撞出什麼驚喜?以生態旅遊聞名的桃米社區,是著名的青蛙村。今年4月上旬,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吳衍震、周芳聿,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下,成為桃米第一個駐村藝術團隊。 8月5日「肉片男孩和他的朋友們—吳衍震桃米駐村文件展」於新故鄉紙教堂見學園區舉辦首展開幕,將是在地生態藝術、環境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肉片男孩不需要文明的包裝。他擁有青春無敵的原始力量,是自我童年的投射。肉片是指動物喪命,才變成了食材,比喻人類也應該是自然界中其它物種的食物;是我對於人類社會充斥著物欲的戲謔與嘲諷。」吳衍震闡述「肉片男孩」這個擬人化的角色。 吳衍震以人類學家參與觀察的民族誌精神,展開預計半年以上的青蛙村生活。他在鄰近紙教堂的田份仔濕地旁貨櫃工作室內,度過湖濱散記似的鄉居歲月,透過自然體驗和主題式生態踏查,至今已完成超過75幅的生態圖文日記。 幾個月以來的鄉野 […]
【記者唐茹蘋/埔里報導】中區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社團法人台灣職場技能協進會開辦的桃米社區「在地農作物加工暨綠色包裝行銷經營班」今(5)日舉行成果發表會,30名學員展現3個月來的學習成果,不但有在地農產加工食品及各式餐點,也有學員成功創業開起民宿,學員代表劉明亮除表達感謝外,也希望可以持續開課,讓大家學到更多。 今天的成果發表會選在桃米社區活動中心舉行,除中區職業訓練中心主任蔡孟良與會,在地的縣議員許阿甘及黃志學;埔里鎮公所主秘潘順能及桃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鍾承龍也來參加。蔡孟良主任表示桃米社區「在地農作物加工暨綠色包裝行銷經營班」結合在地產業與綠色行銷,希望可以成為全國標竿。社團法人台灣職場技能協進會理事長蔡志昇則說課程結訓後,希望學員都可以順利就業或創業。 「在地農作物加工暨綠色包裝行銷經營班」於101年12月04日起至102年03月06日於埔里鎮桃米社區開辦,特別協助中高齡、身心障礙者、原 […]
【編採營實習記者張庭芳】紙教堂不僅是有用紙做的教堂,青蛙的種類也多,還有紅蜻蜓在水上輕點,以及青斑蝶在花間覓食;而目前展出「蝶迷迷蝶,劉明浩和他的蝶友們」,也以生動簡練的文字,描述蝴蝶之美。 步道有淡雅的野薑花香味,還有破布子樹,在以黃色和白色為主基調的紙教堂,人工與自然和諧共存,紙教堂融生態於一爐,使民眾深刻感受到萬物共存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