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農會農村社區小舖搭建在地小農銷售平台,經營一年收益成長,並漸漸建立口碑,卻傳出有知名連鎖藥妝業者要租下小舖空間展店,引發小農與消費者疑慮,對此農會澄清,的確是有業者來洽詢,但農會優先照顧農民,目前並無讓租的計畫。 農村社區小舖去年11月成立,將近一年來串連埔里在地30位小農,提供消費者無毒蔬果,不僅提供賣場功能,還展示了埔里地區農村主題相關的工藝品,店鋪後方空間還設置了藝廊,一旁的農民教室辦理學習課程,農民可在此交流種植技術與品牌經營之道,專家在此傳授食農教育,家政班則能傳授如何運用在地食材做出美味料理。 經營將近一年,已培養固定消費的熟客,卻傳出某知名大型藥妝連鎖業者,要以高價租下農村小舖的店面,讓小農及消費者覺得相當可惜。江姓常客指出,過去埔里地區欠缺常態販售小農無毒蔬果的通路,農村藝文也無展示窗口,埔里鎮農會有空間、人力、資本,也有蔬果倉儲設備,是最適合推動 […]
Tag Archives: 有機小農
【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中台禪寺聯外道路近日出現一間「良心無人蔬果店」,農民游輝達忙著顧菜園無暇顧店,就在路旁蓋了間貨櫃屋,陳列每天一早採收的新鮮蔬果,經營兩週以來,帳目略微不合,但他認為有良心的民眾佔了多數,來此消費的鄉親指出,良心蔬果店價格與市場相當,雖然無人服務又離市區較遠,但農產有蟲咬痕跡,代表無毒,仍會專程前來消費。 這間良心無人蔬果店所在的中台禪寺連外產業道路,假日觀光人潮湧現,但平日人車不多,簡單的貨櫃屋陳列著地瓜、苦瓜、現採絲瓜、長豆、茭白筍及葉菜類,白板手寫價錢,每項蔬菜都已先包裝或捆紮好,消費者選好蔬菜後,轉身至後方鐵皮信箱改成的投幣箱付錢,因無人管理,一旁掛著「良心店請自備零錢」的告示。 店長游輝達是自耕農,經營的菜園鄰近貨櫃屋,他表示自己多數蔬菜供應給有機連鎖店,平常農務很忙,無暇顧店賣自己農產,乾脆在居家路旁蓋間貨櫃良心蔬果店,省下人事管理成本,店內賣的都是當天 […]
共食、共耕、共生 香草大叔的大地夢 編按:青年世代≠「草莓族」。在埔里各個角落裡,有無數位青年不說空話,用雙手、雙腳實踐理念,他們透過自身的號召力、專長,推動埔里由下到上的改變,我們也發現,埔里因為他們,正朝向美好的路途前進。 【柏原祥/埔里報導】「一起吃飯」這件稀鬆平常的事能改變什麼?「香草大叔」郭昱宏推動一連串的共食餐會,一起煮飯、做菜、吃飯,成員間的情感自然凝聚,友善耕作的理念不著痕跡的傳達,與土地距離更近了。 郭昱宏是台光香草園的少東,但他不僅是經營者,也是理念的實踐者,他說自己做了很多業外的事,因為覺得很重要,沒有想太多,就捲起袖子幹活了,比如埔里南安路護樹遊行,他在茄苳樹下設立攤位,自己畫POP,以自身園藝專長,細述161棵茄苳該留不留?如何落實人、樹共存的理論,並與參與者積極對話。 埔里PM2.5空汙議題受到關注,很多人對於農民焚燒農業廢棄物一事詬病,但又拿不出辦法,郭昱宏斥 […]
【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籃城社區公田12日舉辦插秧活動,為了讓民眾體驗早期農村農民下田的辛苦,並認識籃城社區特色,開放一般民眾下田插秧,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體驗,即使田水冷冽,眾人照樣拉近與土地的距離。 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指出,籃城社區公田背後有一群學習「穀東」,主要由埔里在地青年和暨大學生組成,他們不灑農藥、不用除草劑,採取友善土地農法,田地不僅生產人們所需的糧食,也是利益眾生、涵養水源的福田,每年到了插秧、收割時節,廣邀各界前來參與,瞭解這群「穀東」的生產理念。 社區長輩也沒閒著,提供經驗和技術,指導年輕人農法與看待土地的哲學,雙方共享豐收成果,還依照傳統習慣,先在社區活動中心「打拳頭」熱身後再下田,參與家長鄭坤全表示,小孩每天吃飯,不見得知道米飯怎麼來的,因此帶著孩子來參與農事體驗,學習糧食生產過程中,人與土地的關係,雖然田水很冰,但全家勞動參與農事,還一起享用 […]
青年返鄉務農等於農家樂嗎?讓穀笠合作社青年農民李尚、張森葳告訴你,可能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首先要問,你要去返哪一鄉?自己的故鄉,若家裡還有種田,可能要有心理準備會跟家人吵架,因為長輩不見得樂見你回鄉務農,也不容易接受友善無毒等理念,當你還沒具備一定規模時,他們會認為你一定是來亂的。 如果不是回自己故鄉,可能要面對,第一租地、租房子要找誰,農民可能不會輕易的把土地租給陌生的你,即便他沒有再耕作,第二人生地不熟,跟周邊鄰居關係都很陌生,要花一點時間融入地方,一人在鄉村,不願與周邊的人打好關係,很多事情若需要協助,可能都沒你的份。 初次務農,沒有經驗也沒人帶,常在初期兩三年都要花一筆錢繳學費,讓自己的品質跟產量穩定,年輕人你有足夠的資本撐過這段期間嗎?初期若沒有人脈跟網絡,你的農產品可能賣不出去,面對產銷的問題,可是讓所有農民都感到困擾的。 若自己沒有友善通路,很有可能在傳統市場賤價拍賣,若 […]
引言:斗笠親像山,給農民遮蔭,埔里的山彷若斗笠,護衛著綠水,田水映照著山,友善土地的農民守護著田,土地得到保庇,萬物安心歇息,穀笠合作社相「放伴」的精神,透過農人、青年、消費者三方合作,要讓埔里的土地生機蓬勃。 吳宗澤/專題報導 2012年內埔「多喝水」礦泉水工廠擴廠,農地變更工廠,一群埔里居民、老師跟學生組成了內埔農業後援會,聲援農民、實地訪調,初次認識台灣農業的問題,並逐步瞭解其中的脈絡與可能改變現狀的步驟。 「說破嘴不如踏破鞋」,2013年初,為實際體認農民的心聲,後援會在內埔租地種田,參與的同學們完全沒有務農經驗,一開始說要種沒有農藥的水稻,當地農民認為太不可思議,但同學們表達想要貼近農業,用自然的方式善待土地,農民笑了,向同學們敘述以前沒農藥的時候,要怎麼種,雜草要怎麼娑,插秧、割稻的時候有沒有準備點心,這比慣行農法累多了,但同學們滿懷信心。 想像與現實有差距,還沒下田,成員發現 […]
【埔里訊】位於埔里鎮成功里種瓜路上一處僻靜的世外桃源,佔地三甲半的「藏機閣安居樂活村」,數十年來堅持採用自然農法,讓園區這片土地生機無限,目前這裡提供養生蔬食、窯烤麵包,另外也有住宿服務,園主董瑞芳希望客人來此體驗慢食慢活。 沒有電視、卡拉OK,有的是蝴蝶翩翩起舞,以及豐富的生態。安居樂活村希望所有來到這裡的客人能享受返樸歸真的幽靜與自在,「安」然舒適的「居」住,平安喜「樂」的生「活」。來這裡,能享用山泉水料理出的好茶與美食、傾聽蛙鳴鳥叫伴著撲鼻的花香,與天地為家和綠樹為伍,自然會讓身心舒暢、遠離塵囂與壓力。 藏機閣提供無菜單養生蔬食餐,以當令的自產蔬果為食材,現摘現煮,保留食物的鮮甜,菜色隨著四季變化,每個時節來都有不同的驚喜。每人最低消250元,需事先預約。機關團體也可來此包場,體驗窯烤披薩,還有專人導覽解說。 埔里鎮種瓜路113號 電話:049-29108 […]
【記者唐茹蘋/埔里報導】一個對事物充滿好奇且喜歡玩實驗的人,往往熱血且充滿熱情。埔里青年陳新豪因發現家裡種的芒果只開花不結果,經長時間的蒐集資料發現氣候變遷,讓他產生危機意識,經過多年外出工作的磨練經驗後,決定走自己的路,返鄉發展延續自己有機農業的夢想。 68年次的陳新豪畢業於南開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在校期間並長年在電子系器材室打工並兼任教授的研究助理,對電子的整合研發運用得心應手,不但會維護電腦軟硬體,電子商務、機械製圖、辦公室軟體應用及其他專業證照也有10張。畢業後陳新豪在南崗工業區早期傳統產業的百大,做海運船繫具的台鍛公司做倉管,由於能將所學應用 在工作上,深獲公司高層青睞。但長年累月的工作加班,陳新豪發現公司退休的主管因忙於工作賺錢無法兼顧身體健康,雖有高額的退休金卻也無福消受。這也讓陳新豪反思諸己,興起想要有個健康及長久的事業,且能回鄉就近照顧父母的念頭。 陳新豪形容自己熱血、喜 […]
【記者謝春波/仁愛鄉法治村專訪】畢業於輔仁大學宗教系的陳小萍,嫁給仁愛鄉法治村國中畢業的布農族青年馬賴,是一個少見的例子,夫婦倆人婚後生活幸福美滿,鶼鰈情深,令人艷羡。 現年38歲,家住在台北市的陳小萍,家境優渥。十三年前,甫從輔仁大學宗教系畢業的她,由導師帶著前往南投縣仁愛鄉的法治村郊遊,她站在進入法治村部落的路口,欣賞法治村的全貌,風景優美,令她心懭神怡,心想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再回到這裡。 陳小萍透過友人的引介,前往法治村篤賴的家住宿,當時篤賴正好不在家,便由馬賴代替哥哥擔任嚮導,帶著陳小萍在法治村內到處認識環境。陳小 萍對於馬賴知識淵博、對山地植物的瞭若指掌,深為折服。 回去後,陳小萍前往花蓮一個社服機構工作,88年9月21日凌晨全省發生大地震,大埔里地區受災最嚴重,陳小萍為表關心,打電話到仁愛鄉給馬賴,倆人因此有了連繫與來往。 因緣際會結緣 互許終身不悔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 […]
【柏原祥國姓報導】竹科工程師只能當新貴嗎?不,還能下田當農夫,曾是新竹科學園區工程師的黃國峰,經歷過公司分紅、爆肝與無薪假,他決定回到國姓鄉北港村與父親種稻,要將北港村打造成無毒米鄉。 學資訊工程的黃國峰,畢業後就至竹科上市記憶體公司當工程師,當台灣電子產品出口暢旺之際,就像其他竹科新貴一樣有優渥的分紅、年終與薪水,但在韓國、中國大陸高科技業競爭下,無薪假、熬夜、輪班都遇上了,身體變差,讓父母擔心不已。 父親黃木森曾是建設公司廠長,選在北港村退休,看到一臉病容的兒子便說:「回來跟我種田吧,再怎麼樣,耕作一定不會餓死」。黃國峰沒想太多,帶著妻兒從北部返鄉,無塵衣換成農裝、斗笠、雨鞋,精密的DRAM生產線經驗,應用至碾米廠,農夫的新生活啟動。 黃國峰說:「或許我不懂做農,但我願意學」,仁愛鄉清流部落的農夫為師,農改場的專家是顧問,找休耕達七年多的農地,自己鑿井找水源,種植台稉九號稻米。黃木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