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休睏/魚池報導】大家知道南投「魚池鄉」的地名,是怎麼來的嗎?傳說在清領時期的嘉慶末年,一戶來自彰化平原的漢人家族入墾魚池盆地,在當地挖了一窟養魚的大壕溝,就此開啟「魚池鄉」的地名由來,也描繪出帶有傳奇色彩的先民拓墾圖像。 「為防布農族出草,大宅外圍開十尺寬的大壕溝放魚自給,並建土牆保護牆內菜園、豬、牛、雞、鴨,倉庫再設一護牆,建住家,大庭作粗埕及練武場,因此請行政機關彰化縣政府即予建制,將統櫃、頭社、司馬鞍、木屐欄、下城,新城為行政區域,稱五城堡,任巫水為總理……。(取自『巫氏總會三十週年特刊 巫氏宗親創作園地』網站內容,作家巫永福撰寫的文章〈我的家族〉)」 此一家族姓巫,祖籍為中國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來台後的第三世祖宗巫水,率眾進入魚池盆地開墾,起先於「田螺窩」(又稱作「田螺汙」,位於今日魚池鄉中明村西北面)落腳,後來又趁著邵族「審鹿社」族人的搬離,將家族基地遷移至現今的東池村境內 […]
Tag Archives: 文史
【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文史作家潘樵母親為彰化縣芳苑鄉人,當地有珍貴的海牛潮間帶採蚵文化,潘樵帶著本身的繪畫及文史採集專長回到母親的故鄉出書紀錄,希望能將此珍貴的產業文化介紹給年輕人。 所謂的海牛,是指會拖著牛車、載著主人到潮間帶工作運蚵的牛隻,在台灣只有彰化縣芳苑鄉獨有,僅存13隻海牛還在上工,如此特殊的產業文化相當珍貴,可說是世界級寶貴資產,去年6月,在地方人士與相關業者的助力下,「芳苑海牛採蚵」順利通過彰化縣政府無形文化資產審查,地方人士還計畫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審查。 南投縣的文史藝術工作者潘樵(本名潘祈賢),母親為彰化芳苑鄉人,在當地的海牛通過無形文化資產認定之後,於105年10月開始進行海牛的水墨創作及文字書寫,經過半年來的努力,已完成海牛圖繪,而且也於日前完成所有海牛主人的採訪和書寫,目前圖文資料已進入編輯階段,預計今年8月出版專刊,將為芳苑的海牛產業文化留下珍貴的人文紀錄。 […]
【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公所日前發表埔里教育影像誌,鎮長周義雄並承諾,第二屆任內要完成《埔里鎮誌》編纂出版,希望能為埔里的歷史留下篇章。 地方文史工作者鄧相揚指出,埔里鎮這塊土地相當特殊,族群非常多元,宗教、文化資產豐富,人文薈萃,但長久以來,並無專書介紹埔里發展的歷史,許多鄉鎮已走在埔里鎮的前面,文史資料會隨著時間流逝,耆老也會凋零,拖得愈晚、編寫難度增高,因此建議鎮公所應當早日完成鎮志。 埔里鎮立圖書館收集許多珍貴史料,將在《埔里鎮志》中具體呈現。(廖肇祥攝) 埔里鎮長周義雄也認為,埔里位於台灣的地理中心,是考古人類學、博物學、語言、社會學各領域專家學者,公認值得長期研究調查的場域,但是地方長期欠缺一套鎮民觀點出發編寫的《埔里鎮志》,許多地方名望人士殷切期盼能早日完成《埔里鎮志》的編寫工作,這次有賴鎮民付託,得以順利連任,宣告要在任內完成編纂出版。 在各級學校及文史工作者的協助下,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