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攝影創作

腳架卡位、高梯遮眼 銅梁火龍走味

攝影人士為拍攝埔里國中舉辦的銅梁火龍表演,架高梯拍攝,但此舉也影響了後方觀者視線。(柏原祥 攝)

【柏原祥/埔里報導】2018南投燈會5日在埔里燈區進行大陸四川「銅梁火龍」表演,卻有攝影人士一早即進入埔里國中校園設立腳架卡位,節目進行中時站在自行帶來的高梯,影響後方觀眾視線,誇張行徑不禁讓民眾傻眼。(上圖:攝影人士為拍攝埔里國中舉辦的銅梁火龍表演,架高梯拍攝,但此舉也影響了後方觀者視線。(柏原祥 攝)) 銅梁火龍在攝影圈內被譽為除了鹽水蜂炮、平溪天燈外,值得一拍的3大元宵表演活動之一,5日首度在埔里鎮演出,規定下午5時30分開放進場,但一早卻有攝影人士搬來腳架及板凳、甚至折疊梯卡位,甚至還有12支腳架就卡在埔里國中女壘球員練習場圍籬,有人趁著學校大門開啟時入校,甚至翻越北環路旁的圍牆進入校園,學務處人員、警衛巡視校園勸離,還是有人在校門外抱怨等太久,要求學校開門。 因師生正在上課,攝影人士頻繁出入會造成干擾,校方先報警將佔據球場腳架以拖車移置埔里警分局,攝影人士得知後自行領回後,在埔里 […]

芭芭拉用心看台灣 紙教堂辦《新視野‧新觀點》攝影展

來自德國的芭芭拉至紙教堂舉辦攝影展,她很想把台灣豐富的文化面向都記錄下來。(柏原祥 攝)

【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紙教堂邀請來自德國的攝影家Barbara Wingenfeld舉辦聯展,她在2013年隨著先生Wini來到台灣,被台灣人民、自然、宗教色彩等元素所吸引,激發出攝影創作欲望,亟欲把台灣豐富的面向記錄下來。 Barbara鍾情於藝術繪畫、雕塑與攝影,看過許多文藝復興時期歐路大師的作品,敬佩藝術家們的創作精神與技術,特別是米開朗基羅、梵谷、達文西、畢卡索、克林姆、魯本斯等等,他認為生命、生活各個形式都可以透過藝術來表達,有讓人難以忘懷的、刺激思考的、嚇人的,當然也會有政治的象徵意涵。 Barbara隨著來台從事綠能產業的先生來台,她愛上了台灣多元的文化色彩與包容力,她開始以鏡頭記錄對台灣的感受,特別是台灣文化底層色彩與宗教,展覽之路啟使於2015年螺陽文教基金會的西螺駐地藝術家計畫;2016年的西螺當代藝術季更開啟了創作「舞動的鏡子」的靈感;2017年初也在雲林故事館辦 […]

校慶無縫紀錄 暨大附中率先採用360全景攝影

【柏原祥/埔里報導】國立暨大附中歡慶58週年校慶,校方以360度環景攝影機加VR技術紀錄,即使校友無法到場,也能透過網路視訊或虛擬實境技術身歷其境,校方指出,斥資添購的先進設備與軟體,將融入商管群計算機課程內,讓同學接觸最新數位影像科技,啟發學習興趣。 當運動員精神抖擻地踏步進場,講台前最受矚目的不是來賓,而是由六具Gopro攝影機所組成的360度全景攝影機,校方領先全國綜合高中,以新型態影像技術記錄校慶運動會,各個角落畫面無縫接軌,視訊上傳至網路後,校友們不但可無遠弗屆觀看,搭配VR眼鏡,更能身歷其境,不錯過運動會各個角度動態。 暨大附中校慶運動會今年以奧運為主題,各個班級都代表一個國家,運動員進場向在司令台行注目禮時,要秀出該國的語言、文化圖騰、舞蹈等,精彩畫面全由google360gotoplay操作團隊所收錄,校長張正彥表示,360全景攝影相機,將影片視角決定權還給觀眾,讓觀眾能夠 […]

埔里是我家攝影比賽開始徵件

【埔里訊】2014埔里是我的家攝影比賽邁入第三屆,即日起徵件至8月31日為止,埔里鎮公所希望藉由攝影愛好者的慧眼,發掘埔里的特色與人文風景。  埔里鎮公所指出,參賽的攝影題材必須明確呈現埔里地區的自然、人文景觀,包括市街與農村紀實、宗教文化、休閒運動、民俗采風、藝文活動、地景風貌等等,優美的攝影作品,能夠傳播埔里之美,推展觀光休閒產業,讓更多外界人士進一步認識埔里。  為提升參賽者的意願,協辦單位之一的友山尊爵酒店配合活動,提供金、銀、銅牌得主平日住宿券一張(市價4400元),優選獎10名可獲得友山尊爵酒店百匯餐券(市價720元)一張,憑攝影比賽簡章或報名表,可享酒店平日5折、假日75折的住宿優惠,希望能鼓勵愛好攝影人士探索、體驗埔里之美。  埔里攝影協會指出,活動相關公告或簡章可至埔里鎮公所或協會網站瀏覽、下載,凡設籍中華民國的愛好攝影人士都能參與。

天光雲影共徘徊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是南宋學者朱熹在讀書後,心中有了新的體會,寫下千古傳誦的好詩篇。尤其是「天光雲影共徘徊」這一句,更點出生命學習過程的美好,就像用澄澈的心靈,來欣賞天上徘徊的雲影。 攝影就是一門藝術,和朱熹的「觀書作學問」是相通的。若沒有源源不斷地自我充實,在實戰中獲得的心得經驗就像注入的活水,又如何保持不枯竭的思路呢? 日月潭本是湖光山色的勝地,如今配上這天賜的天光雲影,更令人為之清新一亮。 北宋畫家郭熙認為深遠能增加重疊之意。所以要想一覽廣闊的湖面,必須選在更高的視點,正是「登高望遠,氣象開闊。」一則避開前景過多的樹木,前景只需少許幾棵點綴即可,過多就遮擋了湖面;同時又能增添了遠山的層次和多趣的山勢。在萬頃碧波中忽然駛入一葉小舟,讓寂靜無聲的湖面有了生氣,也更有「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遺世獨立仙境之感。而最精彩的就是那如 […]

新聞攝影達人 沈揮勝訴妙招

【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新聞攝影,從沈揮勝老師入手。攝影難道不是簡單的拍張照、拮錄影像而已嗎?不是這樣的。沈老師說:「攝影時,要拍人物間的互動,而不是要人物跟攝影者互動。」這是什麼意思呢?攝影的工作,便是為了要紀綠人們的生活、文化,甚至是他們的「故事」。而老師的意思便是要大家學習當個「安靜」的攝影者,以一個旁觀者的身分,盡可能記下那發生中的片刻。 不僅是基礎的攝像技巧,沈老師更以特別的切入方式帶領學子進入攝影、進入新聞。講授照片角度的同時,沈老師以自己本身作為記者採訪的種種獨特的經歷,以一段一段過去的故事,活化了相片中的人物,添加了照片的靈性、凸顯了主題。 沈老師更說到:「千萬不要以為自己付出的努力不會槓龜,但是就算是這樣,我選擇了我想做的事,我便會努力並且樂在其中。」我想,從在沈揮勝老師身上,能學習的不僅是攝影的操作,而更應該學習的是一種工作熱忱。(2012.10.04)

攝影大師吳永芳鏡頭下 日月潭的剎那風情盡在

日月潭晨昏各有不同絕世美景,攝影大師吳永芳,以長達八年時間駐守,以攝影之鏡,抓住日月潭剎那風景,於埔里行政園區展出日月潭晨曦之美,讓民眾體會「山攬潭中水,水倘群山間」及細看明潭破曉時分、旭日初升、金光水影,有如輕罩薄紗仕女那如夢似幻特殊絕美景緻,值得前往觀賞。(圖/文楊樹煌)

鄉情埔里老照片展  分享塵封已久年代老故事

【記者楊樹煌埔里報導】埔里圖書館為搶救、保存地方珍貴舊影像與鄉情歷史故事,最近發起「鄉情埔里‧老照片與老故事」徵集活動,連日在藝文中心田園藝廊展出數百張老照片,並發起「尋找影中人」送老照片光碟活動,期帶動更多鄉親找回昔日記憶及與子孫分享塵封已久的年代老故事。 目前已有數百張老照片經加註文字故事說明,在田園藝廊展出,並應用現代數位影像科技在展場中播出,值得觀賞。 埔里圖書館館長蘇麗雯指出,這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訴說著過去埔里人的生活軌跡,歡迎大家一起共同觀賞,回味鄉情往事,凝聚更多愛鄉愛土的情感。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