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原祥/南投報導】定居在埔里的水彩畫家孫少英,以畫筆平實記錄了九二一地震造成的創傷與人性的光明,也以彩筆,忠實紀錄了南投重建崛起的歷程,九二一地震即將滿20週年,南投縣文化局邀請孫少英擔任「藝術家資料館2019駐館藝術家」,孫少英說他一路走來,都是秉持著「用繪畫為社會做出多功能的奉獻」的理念,20年能讓嬰兒長大成年,人生在世,財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他能留下的,就是見證時代的畫作。 孫少英今年88歲了,他出生於山東,因國共內戰,17歲時被從軍的哥哥帶來台灣,曾任光啟社美術設計師、台灣電視公司美術組長,早年老三台的時代,新聞節目的圖表、綜藝節目的看板、道具,很多出自他的雙手,1991年退休後,他定居埔里珠仔山社區,部隊裡政宣及電視台的實務訓練,讓孫少英有一雙巧手,速寫快又翔實,並兼具了立體透視與美感,衷情山水美景的他,想要畫下南投的好山好水、風土人情。 1999年9月21日7 […]
Tag Archives: 孫少英
【柏原祥/埔里報導】 孫少英1931年時出生於山東青島,1949因國共內戰來到台灣避開戰禍,曾任職於光啟社及台灣電視公司美術組計30餘年。1991年退休,歸隱夫人故鄉埔里鎮,開啟另一頁專事繪畫及寫作的人生。 孫少英的作品性格,帶有一種特殊的遁世思想,像是人生在經歷了戰亂及坎坷之後歸於平淡的氛圍,色彩,筆觸,氣蘊的展現上,風格清潤平和,簡約渾厚,深受收藏家喜愛,在海內外受邀展覽40餘次。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可說是孫少英創作生涯一大轉折,他忘卻自身災民身分,以素描來記錄921大地震的實況,並出版了《九二一傷痕》畫冊,在世界上少有畫家以畫筆記錄災難,2006年展開「台灣系列」寫生計劃,每年一書一展,出版了《阿里山遊記》、《台灣小鎮》、《台灣離島》、《山水埔里》、《台灣傳統手藝》、《水之湄-日月潭水彩畫記》、《荷風蘭韻》、《素描趣味》。 2016出版的新書《手繪臺中舊城藝術地圖》,跳脫一般畫冊 […]
【柏原祥/埔里報導】國寶級水彩畫家孫少英已高齡87,經歷了國共內戰,1949來台落地生根,打下繪畫基礎,定居埔里,透過畫筆記錄台灣美景,甚至忘了自身也是災民時,也記錄了九二一地震的震殤,民間團體有意募資拍攝孫少英的紀錄片,但他謙稱「我只是大時代的小人物」。 孫少英在國共內戰期間為了躲避戰禍,跟隨兄長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灣,當年只有18歲,後就讀復興崗學院藝術系,打下繪畫基本功,後來曾任職於光啟社及台灣電視公司美術設計,他不僅定居台灣,還看見台灣、畫下台灣,用他厚實水彩畫的功夫,紀錄生活大半輩子的台灣,他常說「來台灣快70年,台灣是我的家,我要繼續一步一腳印的畫他」。 「運用繪畫的美感,為社會作多功能奉獻」是孫少英策勵自己的座右銘,他不僅畫下台灣之美,九二一地震時,埔里鎮是重災區,孫少英房子垮了,從瓦礫堆逃生,卻忘了自己也是受災戶,立即帶著畫板、畫具,記錄這場世紀大災難,寫實靈動筆觸,刻印了大 […]
【何貞青/埔里報導】夏日裡紙教堂荷花盛放,86歲的畫家孫少英,以荷為主題的個展「荷∞無限」也於紙教堂流Gallery精彩展開! 孫少英畫荷已有四分之一世紀,從最有名的台南白河、台北歷史博物館、桃園觀音鄉、中興新村的荷花,無一處不在孫少英作品中留下了花蹤。他畫荷的因緣是埔里岳父鄉居内的荷塘,爾後擴及鎮上各處大小荷塘,至今他每年都還會邀約畫友到埔里紙教堂寫生。 紙教堂的荷花季從5月開始延續到10月。依生長期的不同分別展現出各種姿態、樣貌,或含苞待放或亭亭玉立。含苞的荷花,花瓣層層疊疊,宛如清秀佳人,含蓄而美麗。綻開的荷花,則在翠綠荷葉的襯托下,顯得明艷動人。 一天之中不同時間的光影效果,映照在荷花、荷葉、荷葉的水珠上,屢屢交織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時而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蟲駐足在荷葉上,成為了一幅無聲的賞荷圖。 6/26的開幕記者會上,孫少英表示,紙教堂的荷花是他最喜歡的場景之一。86歲的他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