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小鎮新生故事展 埔里社會力大集結

 新生故事展

【柏原祥/埔里報導】暨南國際大學與埔里鎮民間社團合作,在鎮內第三市場二樓舉辦「小鎮新生故事展part2──無限活力水沙連」展覽活動,在一片喧囂叫賣聲的市場空間裡,以多媒體呈現埔里鎮民間的活力。

小鎮新生故事展共邀請籃城好生活、大埔里之心有機聯盟、內埔公田、大埔里文創社、小紅帽旅遊等18個民間及暨大社團,共同在公有市場二樓策展,分享這一年來推動在地公民運動的點點滴滴,並以海報或簡報、影片說明社團成立的宗旨與行動軌跡。

 新生故事展

暨大校方指出,埔里鎮公民力量活絡,無論在環境清潔、地方獨立傳媒、再現埔里蝴蝶王國、指紋手作市集、關懷農民與農業等區塊,都有數群人發揮自身專長,協助鎮民關心特定議題,並進而促成行動,讓埔里成為宜居的城鎮,為讓更多人瞭解這些社團所做的事與行動理念,因此規劃展覽,在菜市場二樓運用原本閒置空間,象徵著學術與公民力量深入民間。

小鎮新生故事展展期總共8日,主辦單位規劃的活動內容包括Butterfly 交響樂團表演、各團體5分鐘短講、紀錄片觀賞、點心手作日、共彩繪圖日、市場辦桌等主題,主辦人員將市場二樓打掃得煥然一新,觀展時,還能聽到樓下剁肉、小販吆喝聲,氣氛相當的獨特。(2014.01.10)

從和解到新生 迎接集體英雄的新時代

埔里無車日

【文/廖嘉展】

這是大埔里的黃金時代。儘管我們對社會對政治環境都不甚滿意。

站在生活者角度,我們因緣際會來到埔里,來到水沙連的大埔里地區,前埔基醫院院長,來自挪威的紀歐惠女士說,「埔里是眾神之地,來到埔里的人都有他的使命。」

甚麼是我們來到埔里的使命?

「在和解中,新生──從水沙連的戰爭看台灣的未來」,這是暨南大學人類所正在進行的展覽,展覽陳述水沙連的開拓史正是一部戰爭史,是一部殺戮史。

從康熙年間的朱一貴事件、雍正年間的骨宗事件,之後的林爽文、戴潮春、郭百年事件;日治初期的埔里社退城事件,後來的霧社事件、太魯閣事件、撒拉茅事件,埔里都是武力整備中心;國府遷台初期的二二八最後戰役──烏牛欄事件等。這些事件的血淚正是水沙連大埔里這塊土地所負荷的。

歷史並不會因過去而消失無蹤。面對這樣的歷史,如何看埔里的未來?多元族群如何成為埔里的資產而不是負債?

近三年來,埔里社群「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生態城鎮的推動,已得到諸多鎮民的認同與參與。開始謙卑與自然重修共好,並在過程中理解、傾聽、尊重不同的聲音,鼓舞彼此為水沙連的生態城鎮願景發展而努力,這種社會力的形成,需要靠集體的力量來推動,而這力量正是扭轉歷史命定、社會無望的解藥。

讓我們迎接,這屬於集體英雄的大埔里新時代的來臨!

作者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社論:打開記憶的窗 埔里老屋再造與觀光

埔里 老屋再造

埔里 老屋再造

打開記憶的窗 埔里老屋再造與觀光
作者:陳巨凱(民宿主人、「順騎自然」腳踏車租賃發起人)

為實踐埔里的慢旅行,我們開設順騎自然單車店,穿梭於巷弄之間,發現多數埔里人習慣以機車、汽車快速的移動,錯過了中山老街、能高老街、南興打鐵老街的古樸風貌。

藉由單車小旅行,可慢速將觸角伸向老街角落,但九二一大地震過後震垮太多老舊建築,且現在新市鎮的開發,埔里地價水漲船高,即便有老屋佇立在那,想活化與利用,可能都要付出相當代價。

埔里的巷弄之內,有許多很棒的小吃、市集、人文、藝術風情,試想如果有一個光點,讓遊客願意走進去,是不是可以同時發展周邊店家呢?

埔里有太多東西都是新的,新的量販店、連鎖店、餐廳、豪華旅館,但埔里的老街也在同一時間漸漸凋零沒落,或許有許多外地人來此投資房地產,身為一個埔里人,有些情感是無法割斷的,我們都從現在看未來、從未來看未來,能否也從歷史看未來呢?

當我有天站在華國戲院門口,這座民國四十年代開設的戲院,舞台早已頹圮,但看臺區,逃生空襲路線圖、一些痕跡還可以看到當年繁華的一面。期待有一天,當新的埔里不斷往前同時,可否看看自己家裡二樓有沒有一些值得想念的古物,我們從細微的事物開始保留下來,再看看自己的房子,有沒有可能為埔里留下一些記憶,我想這是很棒的事情,值得埔里人一起省思。

大埔里文創協會成立 青年串連推動願景

大埔里文創協會成立,由大埔里報發行人唐茹蘋(坐者右四)榮任第一屆理事長。(柏原祥攝)

大埔里文創協會成立,由大埔里報發行人唐茹蘋(坐者右四)榮任第一屆理事長。(柏原祥攝)

大埔里文創協會成立 青年串連推動願景

【柏原祥/埔里報導】南投縣大埔里文創協會2月13日成立,大埔里地區長期欠缺溝通與資源整合平台,一群在地青年串連協力,盼望能為在地文創產業打造榮景。

大埔里文創協會成員背景多元,包括工業設計師、音樂家、主持人、民宿業者、程式設計師、媒體人,多為在地中小企業業主,他們除了專注自身本業外,也想要為地方發展進一份心力,透過組織化集結力道,與相關單位溝通,厚植大埔里地區文創事業的沃土。

大埔里文創協會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勉勵大埔里文創協會,共同深化社會參與。(柏原祥攝)

成立大會在友山尊爵酒店舉辦,會員們選出在地從事社區報發行的唐茹蘋為理事長,她表示,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集體協力才能改變現狀,埔里鎮人文薈萃,不乏文創人才,以台灣整個社會發展趨勢來看,文創產業是會是帶動埔里的火車頭,在地青年有創意、有活力,更具備執行力,希望能為大埔里帶來良善的改變。

大埔里文創協會

大埔里文創協會會員,多來自大埔里地區創業青年。(柏原祥攝)

有別一般協會行禮如儀的成立大會,大埔里文創協會特別邀請吉他演奏家李和軒、樂手陳里維、張鈞政演出,為現場帶進活潑氣氛。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表示,埔里地區向來是多元種族、宗教、文化競逐的「水沙連」,這是一個集體英雄出頭的時代,年輕人們在合作共創的氛圍中,一同找出社會參與和個人實踐的道路,大埔里文創協會成立,對埔里來說是另一個希望。

大埔里文創協會

大埔里文創協會成立大會,以音樂作為開場與結尾。(柏原祥攝)

大埔里文創協會理監事當選名單:

理事長:唐茹蘋

常務理事:廖肇祥、陳巨凱

理事:何貞青、施文傑、張力亞、吳欽憲、張鈞政、黃世豐

候補理事:董豐菱、趙英帆

常務監事:陳里維

監事:林佳穎、沈茗瑋

候補監事:陳新豪

總幹事:吳宗澤

世界邁入科技革命 智慧小鎮 從埔里起步

埔里 智慧小鎮

世界邁入科技革命 智慧小鎮 從埔里起步
陳義方(文史工作者、作家)

埔里位居台灣島的中央,原是山間僻境,交通不便之地。溯自清光緒4年(1878年)台灣鎮總兵吳光亮於此建造大埔城後,才初具「城市」的規模,發展至今已有136年歷史,其中最重要的分水嶺,是日大正9年(1920)正式官制稱為「能高郡埔里街」後,埔里一躍成為人口超過3萬人以上的熱鬧街市,至今成長為8萬人口的繁華城鎮。

埔里 智慧小鎮長久以來,我們對埔里的印象,常是美麗悠閒的小鎮、山城或「繁華的淨土」、「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等讚譽,不過埔里早已悠閒不再,和大多數台灣的城鎮一般,有市容景觀紊亂、交通、環保、文化保存/再生……等一大堆問題。

埔里位居台灣島的中央,原是山間僻境,交通不便之地。溯自清光緒4年(1878年)台灣鎮總兵吳光亮於此建造大埔城後,才初具「城市」的規模,發展至今已有136年歷史,其中最重要的分水嶺,是日大正9年(1920)正式官制稱為「能高郡埔里街」後,埔里一躍成為人口超過3萬人以上的熱鬧街市,至今成長為8萬人口的繁華城鎮。

埔里 智慧小鎮

我們必須要正視面對,導入現代化都市的智慧與永續發展觀念,建構符合民眾需要的優質教育、環保計劃、便民政府、合理房價與更多老年福利等公共需求,以維繫居民的生活品質。
隨著網路科技、雲端運算的不斷精進,人類世界目前正逢第三次科技革命,我們未來的工作、生活、娛樂、交通、健康等經濟活動即將產生巨大的結構改變,更將在地與全球緊密連結。

尤其全球正興起建設「智慧城市」的概念,包括各類智慧型教育、醫療保健、水資源與能源使用、公共安全、交通運輸,以及智慧型治理等面向的基礎設施,而曾是台灣第一個推動「智慧小鎮」的埔里,到底要如何迎接智慧城市時代的來臨呢?這都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媒體亂象 大埔里更要自主、獨立的資訊平台

大埔里報箱

大埔里報箱及助印功德箱由敲敲木工房設計製作。

台灣主流媒體很亂,閱聽人「又愛看又愛罵」,但除了罵,能否做些什麼?獲得我們需要的資訊,讓真正用心的文化事業得以永續經營。

PuliLife.com大埔里生活網已創站一年餘、大埔里報創刊邁入第8期、大埔里@報粉絲團已經營二年六個月,是在地獲取資訊相當重要的平台,很多人好奇,平台經營的錢怎麼來?這個問題,讓我們來說明「助印功德箱」設置的理念。

任何媒體都一樣,「錢怎麼來」,決定了報刊編輯的方向。現今主流媒體惡性競爭,拿政府置入性行銷的經費,以羶色腥新聞換取收視率──「誰出錢,誰就是老闆,管你想看什麼?」獲利取向結果,讀者真正的需求被忽略了。

如果我們把資金來源打散,由全體鄉親小額支應,每位鄉親都是股東,那麼大埔里報將會是大家的報紙,助印功德箱設置理念,是要讓全體鄉親都來當老闆,而非粉飾政治人物、財團、個人的傳聲筒。

《大埔里報》採免費索閱,我們用優質的印刷紙,經營團隊也相當專業,支持永續經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小額贊助,每個免費索閱點都放置了直立式的「大埔里報箱」,人民發心,報導方向自然是大家關心的議題。

助印功德箱募集的款項一律公告,以求徵信,想具名的鄉親,也可將助印款項投入署名紙袋,我們會公開刊載芳名錄,,而對於報刊內容有任何意見,也可以將意見表投入箱內。這看似簡單的報箱,其實是隱含獨立辦報深刻的理想。

一塊錢,就能共同打造大埔里互動式獨立媒體,讓用心的文創團隊得以永續服務眾人!。文/柏原祥(本文作者為大埔里報總編輯)

大埔里報箱設置及免費索閱地點:埔里鎮公所、埔里圖書館、紙教堂、諾亞餐廳(桃米)、小川食堂(埔基)、快樂皮偲、寄居蟹、河堤慢食、1978早午餐、梅之香拉麵、黎俊奇診所、18度C巧克力、烏牛欄巧克力、友山尊爵酒店、敲敲木工房、博幼基金會、樂悠遊咖啡、國姓鄉公所、照燒雞排、牛耳藝術渡假村、金都餐廳、陳宏麟診所(陸續增加中……)

拍攝還是掠奪? 談生態攝影的倫理

李榮芳攝影作品

李榮芳攝影作品。

【文/李榮芳】由於近年來喜歡生態的人愈來愈多,對生態保育的觀念也日愈成熟落實,當然這是生態之福。喜歡生態後,因數位相機的普及,出門在外幾乎人手一機,生態攝影不再是專業人士所能獨享,一般民眾也都趨之若鶩。

當然拍生態,大家都希望拍出既生動又美麗的照片,但很多的生態的分佈、出現時間、地點、動靜之間不是我們能掌控的,最純真的是所謂的機會快門,沒有使用外力因素,不當的干擾所捕捉到的畫面。

李榮芳攝影作品

李榮芳攝影作品。

李榮芳攝影作品。

李榮芳攝影作品。

先前網路流傳世界攝影比賽的得獎照片,畫面上樹蛙神乎其技的各種特技姿勢,懂生態的人一眼就能看穿是人為造假,青蛙的世界不可能做出那不可思議的美姿,但評審諸公並非生態人,故而感官上打動了他們,但在純真生態攝影的角度來看,是可訴之公評的。

今年初夏,台灣也流傳出在林內湖本村,一群人正在拍黑枕藍鶲三隻雛鳥站在竹枝的照片,問題是它們還不會飛,是有人從鳥巢上捉去擺好,剛好那隻怪手也被捕捉了畫面,引起軒然大波。更有流傳在社頭拍黑枕藍鶲以三秒膠黏住尾羽拍照,香港鳳園也有類似黏住蝴蝶拍照的惡行,這種以不人道的方式加諸在生態上,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照片拍的再美,是沒有靈魂可言,人和各種生態都是地球村的一分子,生命與生俱來就是平等的,人類不應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去禁錮它們的靈魂,違反它們的生活意志。

李榮芳攝影作品

李榮芳攝影作品

也曾經經過大雪山林道23K處,一群攝友架著幾十支大砲,拍攝正在覓食的藍腹鷴,因為他們早就以五穀雜糧誘鳥,此處因有固定的食物,藍腹鷴也食髓知味的流連忘返,23K成了口耳相傳的養雞場。和人相處久了,也習慣了人類的行為模式,它們也就自在的覓食,這樣的場景拍出來的照片,當然張張精彩,但如此的餵食行為,以生態倫理的角度來看,是違反了自然生態法則。

近年來,掀起一波賞蝶風,埔里幾十年來,便是蝴蝶的重鎮,五、六十年前蝴蝶手工藝的發達,為應付需求,而大量捕撈。如今隨著保育觀念的抬頭,相機代替了捕蝶網,在幾條賞蝶步道常有蝶友流連拍蝶,拍蝶的蝶迷相對的較沒人為因素,做出不符合生態倫理的行為,頂多做些氣味站誘集大量的蝴蝶,這對蝴蝶的覓食只是投其所好,對其覓食的生態行為也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這是可以被接受的。

李榮芳攝影作品

李榮芳攝影作品

但有一種較差的行為並非拍攝,而是美其名研究,就在蝴蝶的食草(寄主植物)上找尋蟲卵或幼蟲、蛹,將之折斷或鋸斷採集,這是不尊重自然的行為,期期以為不可。

我也曾經在蓮華池的林道上拍過藍腹鷴,也在中橫碧綠神木拍過黑長尾雉(帝雉),都是不期而遇的邂逅,剎那間的短暫捕捉,幾秒鐘的四眼交會,感動卻是恆久的。這樣的手持拍照,留下來的倩影當然不是很美,但卻是最真實的,看著牠們自在的昂首於天地間,森林是牠們最好的家園,我是一個冒昧的闖入者,有罪惡感的應該是我。

總之,生態攝影應在不干擾生物的自然習性,不去驚嚇它們,以最自然的方式去拍攝,如此呈現的生態照片才有它的生命張力,在講求生態美學的角度,美麗的呈現是大家追尋的目標,但只有學會尊重自然,恪遵生態倫理的思維去拍攝各種生態,那張照片才能彰顯生命的張力價值。

生態攝影家李榮芳

生態攝影家李榮芳

 

(作者為專業生態導覽解說員、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蝴蝶辨識大賽冠軍得主)

他山之石可攻錯 環境整潔靠大家

「埔里研究會」公共論壇

【記者龔靖怡/埔里報導】「埔里的街區,已經沒有我印象中的那般整潔」,這是臺南市金華社區里長夫人再次來到埔里的註解。

2011年環保媽媽基金會「全國各縣市鄉鎮區環境髒亂調查」公布,埔里被列為「亟待改善」的城鎮,雖曾引發鎮內民眾的反彈與質疑,但著實也喚起這個小鎮居民關心街道環境清潔的問題意識,甚至鎮公所、各公共社團、村里在地居民也陸續提出各項因應作法,希望洗刷全臺最髒亂鄉鎮之惡名。

環境整潔問假如只做「你丟我撿」、「自掃門前雪」的口號與行動倡議,其實是治標不治本。如何從「環境美學的角度」,營造街角空間美化,消除埔里髒亂點,讓鎮民不再有亂丟垃圾的理由或場域,其實才是治本之道。

「埔里研究會」公共論壇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2013年10月15日、11月6日,暨大水沙連人社研究中心邀請雲林縣計畫處處長陳東松,以及台南市金華社區里長柯崑城參與「埔里研究會」公共論壇,分享各自的實踐之道。

陳處長長期在公部門服務,從基層村幹事開始到現今任職雲林縣計畫處,負責統籌「2013第一屆雲林農業博覽會」的工作,一直都在構思村里街角環境如何美化的課題。在其擔任埔鹽鄉公所主任秘書期間,曾帶領課室同仁主動出擊,與髒亂點的地主協調,先由鄉鎮公所清潔隊協助清運髒亂物,嗣後再由社區發展協會協助地主做環境景觀美化。

這樣的經驗與作法,也應用在這次的農業博覽會上,例如:公部門扮演資源轉介平台,一方面尋找鄰里空地,另一方面引介藝術家駐村,由地主、在地居民與藝術家,共同創造「雲林百大亮點」,營造整體優質的生活環境景觀。

「埔里研究會」公共論壇

最終,陳處長以「公部門」的角度,針對鎮公所未來的施政重點提出幾項建議,包括了主動盤點公部門資源,並評估各里和社區的參與動能,主動協助社區解決問題。同時,鼓勵民間與政府建立共同的資訊與推動平台。

柯里長以其30多年的社造經驗,歸納「空地代管、商店街整治、社區文化藝術、環保低碳、健康照護」五大主軸,並強調由下而上型塑社區力量,才能讓地方真正自主管理與永續經營。

埔里研究會對於環境議題的探討將暫告一段落。在一個半月的問題聚焦中發現:跨部門組織之間存在資訊不對稱,進而引發各方不必要的焦慮,是埔里環境能否改善的核心問題。

目前人社中心與埔里各部門共同成立「環境生活推動小組」,並設有FB網頁,竭誠歡迎大家共同討論與行動。未來,暨大人社中心也將扮演埔里鎮環境整潔及相關資源之整合平台,並協助「環境生活推動小組」,推動地方街道認養、環境競賽輔導評鑑及民眾環境教育等工作。期望在各方的努力下,能有效改善埔里的環境清潔問題。

第二階段埔里研究會,將以「建構埔里友善交通」作為討論議題。12月2日、10日已舉辦兩場次論壇,接下來將於12月24日晚上七點,邀請講者於阿朴咖啡分享「美國西北地區的生態城市發展經驗觀察與分享」。誠摯歡迎有興趣的夥伴,共同參與討論。(2013.12.15)

給埔里的信(陳巨凱)

環境髒亂

【編按】從事觀光民宿業的陳巨凱,站在觀光競爭的第一線,長久以來在地觀察,歸納出影響埔里觀光遠景的三大害,分別是環境髒亂、交通混亂、綠地老房流失,愛之深責之切,讓我們看看他的憂心與期待。

 文/陳巨凱(民宿主人、暨大附中水精靈童軍團團長)

 上禮拜有五個人來到水田衣住宿,他們是為了公司的員工旅遊先來埔里踩線,他們公司有140位員工,打算住在埔里新落成的酒店,早餐時間我稍微問了一下他們的行程規劃,他們說:第一天從台北出發,然後草屯的寶島時代村、第二站妖怪村,晚間住埔里,隔天吃完早餐,拉車去清境,然後折返再到日月潭,最後回台北……聽完他們的遊程,我突然想到之前國際觀光客對埔里的印象也是『中繼站』、『轉運站』,講得出口的景點沒有幾個,甚至以前埔里人自豪的4W、台灣中心、手工藝、生態…好像也都被遺忘了。而我的民宿客人這幾年下來觀察到的,會選擇在埔里住宿,多半可能會覺得這裡住宿比較便宜,或者是因為訂不到清境跟日月潭才會留在埔里。

 我的觀察,埔里現在其實有三害,第一害是『垃圾與野狗』,不管是我自辦的童軍團撿垃圾活動或是跟著觀光協會去撿垃圾,我們每次幾乎都可以清上好幾袋的垃圾,而且有些隔不到一個禮拜,甚至利樂包撿起來的有效期限根本就是三年前,也就是說這垃圾已經存在三年,根本沒人清理,然後如果有機會在埔里大街上逛街無法發現垃圾桶,而消極的原因卻是因為野狗會咬垃圾以及居民會把自家垃圾拿出來塞垃圾桶,記得有次清晨撿垃圾,我仔細算過,一百公尺的中正路我可以撿到超過一百根的菸蒂與五坨狗大便,去年我們更是被評選為台灣髒亂城鎮….。

騎樓違停

第二害是『交通與路權』,埔里九二一之後幾乎大家的騎樓都封起來,騎樓封起來導致行人都得走到馬路上,然後馬路上沒有人行道,所以我們可以常看到行人、腳踏車、機車、汽車、遊覽車、聯結車全擠在中正路上的情形,喇叭更是此起彼落,由於無法證明騎樓開通之後會不會增加收益,所以居民並不願意將騎樓開放出來供行人使用,也因為這樣的狀況,導致我們要買東西原有的中正路與中山路是四線道,但違規停車者很多,四線道無時無刻都呈現雙線道,警察也常常在這邊開單,但幾乎屢勸不聽,光我們家九二一過後在這兩條路臨停被罰就有五張罰單。

交通混亂

另外交通指示不明,也導致國際觀光客卻步,我記得有次在巧克力工坊遇到兩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他們拉著行李到巧克力工坊問我隔壁桌的客人說…請問酒廠是這裡嗎?我差點昏倒,從車站到巧克力工坊大約兩公里,這兩公里沒有一個指標告訴他們這是錯的,然後看他們的手上也沒有一張可靠的埔里英文地圖….他們來到埔里可以迷路算是應該的,而很順利的逛完則是僥倖。兩天前我也有一組香港客人,從市中心出發騎乘腳踏車到造紙龍,如果是我自己去造紙龍我只需要10分鐘,結果他們找了一個半小時….語言不通加上指標不明,我們讓國際觀光客在埔里受苦受難,身為鎮上的一分子,又是從事觀光產業,真是情何以堪。

第三害『消失的綠地』,埔里以前很多農夫種稻、甘蔗、筊白筍,現在農夫退休了,幾乎不種這些東西,改種房子,如果仔細觀察,埔里的電線杆上,多的是黃橙橙的房仲廣告,外地人加速在埔里投資、買賣房地產,導致這裡的土地價格高過不管是文化、歷史、農業、觀光價值,很多的可看性被圍起來,例如茄苳樹王公、例如我們已經很難在埔里市中心看見一棟老房子以及不斷消失的一片又一片的綠地。

遊客用餐

以老房子的議題來說,個人覺得最可惜的就是埔里酒廠對面廠房的保存,如果可以多點細心,說不定那些廠房可以是文創中心、可以是很有感覺的用餐場所,甚至是一個很好的解說題材,但真的很可惜,我除了可惜,也許該學學政治人物的說法:真的感覺到很遺憾吧…..

難道你不憂心,當國姓鄉也開始闖出渡假村的名號、清境、日月潭地區的特色景觀、魚池鄉產了頂級的紅茶與咖啡時,那我們身在過去號稱觀光大鎮、樂活小鎮、生態城鎮、宜居城鎮….等等名號下,埔里還剩下些什麼?

我永遠認為,我摯愛的埔里像一座大型的探索樂園。這裡是台灣的心臟、有很棒的水泉,也有很出名的造紙業、木工業,更有出產吳寶春麵包店的有機玫瑰小農,當然我們也是蝴蝶、生態多樣性的鄉鎮,埔里人以前是僅次於羅東人,是全台灣最團結的鄉鎮(我在高應大念書時我們老師上課說的),除此之外我這十年的盤點調查,埔里的小吃種類,我認為有資格推向國際的小店就超過20家(阿菊肉丸、炎術冬瓜茶、亞標牛肉麵、你我他、阿甲肉丸、胡國雄古早麵、第三市場早上的早餐、晚上的夜市(交大的林老師說埔里的第三市場可以叫做埔里大飯店!)…………………

其實我們擁有的觀光元件還不少,並且又是一個很團結的鄉鎮(你看我們發起的無車日公民運動,和阿猴的自發性夜跑團就知道!),我們在埔里真的很幸福,但我們缺整合、鏈結與分享,期待鎮上有更好的鏈結與城鎮計畫,讓埔里可以往下個黃金十年邁進,龜兔賽跑,我想我們這隻埔里龜休息太久了,該啟程上路囉~ (2013.10.22)

埔里無車日

社論 垃圾不落地  觀光好印象

埔里鎮連續兩年被環保媽媽基金會評定為全國最髒的鄉鎮,曾有鄉親張貼白布條抗議,要環保媽媽「踹共」、「洗門風」,除了不服氣,我們還能做什麼?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已將埔里鎮桃米、成功、南村、溪南、珠格五里納入管轄範圍,大日月潭地區觀光計畫啟動,可以預見在中央級資源挹注下,將帶進更多國際觀光客,咸認是埔里觀光業起飛的絕佳契機。

埔里清潔隊結合鎮民與網路的力量,整頓埔里的環境,值得鼓勵,但清潔隊依法行事,照規定只能清除公有地上的廢棄物,私人或公司行號土地若被檢舉髒亂,清潔隊須發函至土地所有人或單位請其自行清除,所有人不服還可提出申覆理由,多次勸導不成,才能開單告發。

這公文書往返期間,垃圾卻存在原地不動,路過的國際遊客看到的髒亂,很可能是他對埔里一輩子的印象,那他還願意重遊埔里嗎?

垃圾不應該落地,半天不行,半個月更不行,與其將責任推給清潔隊,不如起而行,打掃自家周遭環境,也幫忙勸勸髒亂的鄰居,我們能做的真得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