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澤/專題報導 友善耕作的農友田區蟲鳴鳥叫,他們也是地方環境的守護者,如果友善耕作能提高收入,農民自身健康也保全,更深的一層涵義是他代替眾人管理眼下這片荒蕪的土地,讓它生機蓬勃,這不只是他個人的事,而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眾人的事。 「為何有機、友善這麼好,種的人這麼少?」實際參與農作,穀笠合作社成員發現,農民想做友善這件事需要有人陪伴,多數農民難以承擔友善耕作可能帶來的風險,比如產量品質不穩定、通路退貨,這樣的風險阻擋著友善的道路,沒有陪伴同行難以持久。 過往產銷不透明,消費者不識生產者,又只喜歡吃便宜又漂亮的作物時,這樣的喜好反應在生產端,農民拼命用農藥降低成本,卻也壓榨自己健康、壓榨土地,消費者投入更多金錢和時間吃藥看病,又要花費成本修復環境。 穀笠合作社在埔里存在的目的,是試圖想要去解決當下在埔里所面對的種種問題,這包括了環境生態惡化、農村青年人口外移、老農凋零、農地不農用、糧食自給 […]
Search Results for: 穀笠
引言:斗笠親像山,給農民遮蔭,埔里的山彷若斗笠,護衛著綠水,田水映照著山,友善土地的農民守護著田,土地得到保庇,萬物安心歇息,穀笠合作社相「放伴」的精神,透過農人、青年、消費者三方合作,要讓埔里的土地生機蓬勃。 吳宗澤/專題報導 2012年內埔「多喝水」礦泉水工廠擴廠,農地變更工廠,一群埔里居民、老師跟學生組成了內埔農業後援會,聲援農民、實地訪調,初次認識台灣農業的問題,並逐步瞭解其中的脈絡與可能改變現狀的步驟。 「說破嘴不如踏破鞋」,2013年初,為實際體認農民的心聲,後援會在內埔租地種田,參與的同學們完全沒有務農經驗,一開始說要種沒有農藥的水稻,當地農民認為太不可思議,但同學們表達想要貼近農業,用自然的方式善待土地,農民笑了,向同學們敘述以前沒農藥的時候,要怎麼種,雜草要怎麼娑,插秧、割稻的時候有沒有準備點心,這比慣行農法累多了,但同學們滿懷信心。 想像與現實有差距,還沒下田,成員發現 […]
【柏原祥/埔里報導】2019埔里鎮生態城鎮日即將登場,有別於往年定點園遊會的形式,今年民眾將走進巷弄,與店家共融,將生態保育、照顧健康、復育環境、關心他人、傳承文化等美好價值發散給參與的每個人。 「埔里生態城鎮日」由守護大埔里地區環境生態、健康照護及社會文化之社群團體共同協辦,初期在藝文中心啄木鳥步道辦理園遊會,參與者可以在個攤位學習集點,換取有二手物或樹苗,歷屆主題包括了「打造清氣ㄟ埔里」、「安心城鎮 大心生活」、「94山小94光」、「新手合一 簡樸安康」。 為讓環境、生活、心靈更美好的價值深入常民,今年主辦單位南投縣大埔里文創協會、暨大人社中心則以「山城好日 有鄰真好」主題,超過40個社團及店家參與,各個攤位將分散至埔里鎮西安路、西康路、西寧路、南盛街、南昌街、南榮路之間鬧區,並以「綠色地圖 綠行動」集點活動擴及全鎮29間店家,10月底之前民眾只要「自備容器、袋袋相傳(包裝袋、橡皮筋、 […]
■ 說明: 營造友善環境、健康、社會的埔里山城,從每一個人的力量開始做起,邀集親友鄰居們,加入營造山城好日子吧。 參加辦法 ■ 活動當日 1. 於服務台現場報名,領取活動卡。 2. 報名時出示環保五寶(水壺、碗、筷、手帕、購物袋),即可獲得一點。 3. 每學習一攤,可取得一點。累積點數,可至禮物攤兌換禮物。 ■ 活動日之後,綠行動集點 1. 帶著「山城好日․綠色地圖」,前往地圖上標示的店家。 2. 完成指定綠行動,即可獲得一點。 3. 累積點數可兌換店家提供之商品或折扣。 4. 綠行動集點期間: 至 10月31日截止。 指導單位:科技部、南投縣政府教育處、埔里鎮公所。 共同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南投縣大埔里文創協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 (依筆畫次序)一碗食鋪、上詮資訊公司綠能事業部、大埔里@報、山里好巷書房、仁和健保藥局、水沙連好生活協會、水沙 […]
【吳宗澤/埔里報導】穀笠合作社與籃城好生活青年團隊,組成草根劇團,表演傳統農村冬至團圓的場景,參與演出的演員皆為在地社區的農民,在傳統農村變遷,中秋節變成烤肉節、冬至吃湯圓不知所以然的當代,劇團演出內容讓人追懷傳統農村一家團圓的幸福場景,格外的簡單動人。 新曆年的最後一天,從2018年跨到2019年,人們倒數放煙火迎接新的一年,這是一種生活型態的改變。在過往的生活中,唯二兩個重要年節是過年和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意思是冬至這天其實和過年一樣大,冬至其實是節日,冬至是「冬節」的台語發音,在二十四節氣當中只有兩個節氣是節日,一是清明節,另一個就是冬節。 冬至有何重要性?冬至其是一年當中夜晚最長的一天,陰盛陽衰的最極致,但過了這天,白天就會慢慢漸長,也象徵著太陽新生的日子,也是新的開始,對長輩來說這天吃湯圓就大一歲,但在現代的生活裡,人們吃湯圓卻不知為何,傳統的節日正在喪失它 […]
【柏原祥/埔里報導】2018埔里生態城鎮日在埔里鎮啄木鳥步道登場,36個攤位,展現對於埔里宜居城鎮的努力與想像,主辦單位另設計了行動記錄卡,要讓愛城鎮、愛土地的力量在園遊會活動後持續增溫,藉由每個人小小的改變,讓埔里鎮變得更美好。 埔里生態城鎮日活動前身是埔里生態城鎮園遊會,每一年主題主題不一樣,如去年是「94山小、94光」,招募埔里山城的小人物,凝聚保護環境的心意,成為發光、發亮感動眾人的力量;今年主題更進一步深化為「心手合一、簡樸安康」,鼓勵鎮民將心裡想到的好事以雙手實現,持續以微小實際行動,傳遞自己友善環境、健康、社會的心意,營造簡單樸實、平安健康的樂活山城。 主辦單位募集了300件實用的二手物,參加民眾到各個攤位,聆聽關主的解說,或操作遊戲,集點即能換取二手物,各個關主設計創意問答,讓闖關大小朋友回答或或體驗,如陳老爹茭白筍「田就是遊樂場」,以翻牌配對遊戲,介紹生態田 […]
【陳美珍/埔里報導】為瞭解南投文化產業與青年參與社區營造現況與需求,文化部長鄭麗君下鄉16日至埔里鎮與青年座談,她鼓勵青年朋友們社造是由下而上,要做在地文化的深耕發展「不能因政府推甚麼而做甚麼,而是想做甚麼就做甚麼」,國家的政策,就是要支持這股由下而上的文化生命力。(↑上圖:文化部長鄭麗君(右5)至埔里鎮訪視,並聽取在地社造青年簡報,會後座談並合影。(陳美珍 攝)) 鄭麗君等一行人先至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茶文化展示館參觀,隨後到澀水社區瞭解紅茶、陶藝、竹炭與居民生活的緊密關連,也至埔里鎮桃米社區新故鄉見學園區觀賞文化部所屬工藝中心合辦的「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生活漆藝展,壓軸則至埔里鎮籃城書房聽取社造青年們簡報與座談,與會官員包括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陳登欽、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等人。 鄭麗君聽取幾位青年團隊的經驗分享,看見埔里在地的文化生命力,表示非常感動,本報記者、編輯茲將參與青年團隊簡報內容 […]
【柏原祥/埔里報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參與行動與自主學習微型獎勵方案啟動,計畫申請將於10月5日截止,對於埔里地區公共議題有興趣的同學、鎮民們能參與提案,主辦單位希望透過計畫,鼓勵師生、鎮民,一同關心埔里的公共事務,培養改變現狀的能力。 暨大公共參與提案執行7年多來,創下多項經典案例,並達成永續性的影響,如內埔農業後援會原是支持農民抗爭工廠收購農地擴地團體,事件告一階段後,轉型為穀笠合作社,持續在籃城社區與農民合作推展友善土地農法,生產無毒農作、拓展農產銷路;也曾有學生團隊提案關注埔里第三市場空汙議題,並拍成紀錄片,宣揚低碳載具或步行,才能根本改善市場空氣品質;也有同學在鎮內邊陲的成功里聚落訪調,瞭解老人居處現狀,繪製了「老的地圖」。許多學生透過計畫的執行,與城鎮脈動產生了連結,並化為了實際行動。 暨大通識教育中心教師劉明浩表示,公共行動提案今年繼續開放埔里地區社區居民參與,需組成3人以 […]
【柏原祥/埔里報導】暨南大學公共參與行動與自主學習微型獎勵方案,過去僅在校內推行,限定學生提案,今年首度開放一般鎮民也能參與,校方將提供獎助禮券,協助提案人完成有利城鎮發展的計畫,並將於3月1日舉辦說明會,歡迎社區夥伴一起組隊參加。 為獎勵暨大同學透過團隊合作,關心社區所關心的公共議題,暨大通識教育中心鼓勵同學將課堂所學延伸至校外,化為具體改變的行動,因而設立公共參與行動微型獎勵方案,經歷了7屆,有同學對農業有興趣提案下田做食農教育,也有對埔里桃米資源進行普查,或對巷弄舊街區復振感到興趣,舉辦攝影展或製作埔里新舊街景對照的APP。 微型提案除了書面提案,還要上台簡報,接受專業評審提問,說明提案的動機與執行策略,執行期程、經費預估,評審則要根據團隊學習互動性、行動永續發酵的延展性、巧思設計的創意性來評分,首獎可獲得5000元不等禮券,主辦單位有感於擴大提案對象,能讓好點子更能深入社區,創造更 […]
【金城嚴/埔里報導】位在埔里籃城的穀笠合作社(以下稱穀笠)與農夫金海伯合作,於2月19日早上舉辦「106年穀笠夏稻插秧趣」,吸引將近25位大學生、親子家庭一同踩進稻田插秧農活體驗。 穀笠成員阿郭說,今天活動中有一個小女孩,在大家準備好下田插秧時,她卻連鞋子都不敢脫,不敢踏入水田並且嚎啕大哭,媽媽解釋因為小朋友怕田裡有蟲蟲,不想碰到。 阿郭告訴她:「那妳自己好好觀察,看田裡有沒有蟲蟲,再決定要不要下田,好嗎?」 「好…」小女孩回答。 阿郭繼續忙著分發手中的秧苗,一轉眼發現,小女孩的雙腳腳踝已完全進入水田中,她是今天玩得最開心的人。 穀笠從103年至今,與多位農友合作共耕,陪伴友善耕種的農夫一起種米、賣米,金海伯是第一位與穀笠合作的農民,秉持著友善土地、照顧環境的精神,與穀笠核心思想不謀而合,合作至今已三年。友善無毒的耕作方式,在以往,甚至是現在依然少見,多數農民還是選擇噴灑農藥、 […]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