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淑惠暨大報導】5月8日在暨南大學「原住民保留地」,有一場原住民專班大二學生「專案管理」課程的成果發表會。邀請辰翔光電科技公司、環安衛中心、土木系等單位,共同慶祝太陽能板竣工完成,發電供給石板屋使用。這也是原住民傳統智慧的再現,取之自然,永續發展的概念實踐。
幾年前暨南大學原住民專班向校方在圖書館後方爭取一塊土地,做為傳統文化與環境教育的實作場域,稱做「原住民保留地」。種植小米等傳統作物,和部落族人共同搭建泰雅竹屋、賽德克穀倉,並在2018年新落成一棟排灣族石板屋,但一直苦無電源。於是原專班二年級陳婉儀等同學因應課程作業,提出利用太陽能板為石板屋發電的想法。
學生透過企畫書,向各個科技公司尋求贊助。直到學期末,投了19家皆無回應時,曾經一度想改做自動灑水系統。指導老師謝景岳笑著自稱是「找麻煩的人」,不允許學生就這樣放棄。果然,就在第20家,辰翔光電科技公司答應贊助,且一次就提供九塊太陽能板。辰翔光電科技公司特別助理陳昶安表示,他們秉持環保的理念來推廣太陽能板,它是個低污染的科技,見到學生這麼積極,他們也很樂意支持。也希望能進一步透過校園、社區推廣,讓大家對太陽能板有更多正確的認識。
後續學校土木系段柔勇老師、楊智其老師、環安衛中心主任陳谷汎老師、通識中心主任張英陣以及校方都傾力支持,移樹、整地,並提供太陽能板各種設置與後續維護的協助。段柔勇老師談到,第一次與學生見面時,他故意提出一個不太可能做到的問題,通常很多學生就打退堂鼓。但原專班的學生竟然又來第二次,還跑來幫忙漆油漆,讚賞學生很有心。段柔勇強調,太陽光電板的使用壽命長達20-40年,維修問題也比水力、風力設施要少很多,製造、回收也都是低污染,很值得學校推廣。此外,太陽能板在轉換電能後,如果石板屋沒有馬上使用,會立刻轉成交流電供校園其他單位使用,不會有浪費的問題。
最後學生陳婉儀也表示,這個專案結合原住民傳統智慧與永續發展的概念,也培養他們獨立實踐專案的能力,雖然過程中曾經選擇放棄,不過幸好原住民專班老師們,以及學校各單位、廠商的全力支持,看到成果真的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