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澤/埔里報導】穀笠合作社與籃城好生活青年團隊,組成草根劇團,表演傳統農村冬至團圓的場景,參與演出的演員皆為在地社區的農民,在傳統農村變遷,中秋節變成烤肉節、冬至吃湯圓不知所以然的當代,劇團演出內容讓人追懷傳統農村一家團圓的幸福場景,格外的簡單動人。
新曆年的最後一天,從2018年跨到2019年,人們倒數放煙火迎接新的一年,這是一種生活型態的改變。在過往的生活中,唯二兩個重要年節是過年和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意思是冬至這天其實和過年一樣大,冬至其實是節日,冬至是「冬節」的台語發音,在二十四節氣當中只有兩個節氣是節日,一是清明節,另一個就是冬節。
冬至有何重要性?冬至其是一年當中夜晚最長的一天,陰盛陽衰的最極致,但過了這天,白天就會慢慢漸長,也象徵著太陽新生的日子,也是新的開始,對長輩來說這天吃湯圓就大一歲,但在現代的生活裡,人們吃湯圓卻不知為何,傳統的節日正在喪失它的意義,而新的意義正在填補其內容,例如中秋節要烤肉、雙十一光棍節等。
2018年的冬至,穀笠合作社和籃城好生活在埔里的籃城社區籌辦「冬至圓滿祭典」活動,邀請社區長輩和年輕人一起來過冬至這個節日,地點位在籃城社區的一棟六十年古宅-江夏堂,現場氣氛古色古香。
首先由籃城集英館的舞獅助陣開場活動,參與舞獅的長輩平均年齡在八十,現場民眾給予熱烈的掌聲揭開活動序幕,活動主持人吳宗澤表示:「在一年當中夜晚最長的夜晚,大家一同團聚、逗熱鬧,過上一個小而圓滿的日子。」隨後籃城社區理事長現場用二胡獨奏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對照著滿月的天空相當應景。
「冬至圓滿祭典」的壓軸是由「草根劇團」的素人演員們帶來《冬至圓》,演員們辛勤排練兩個月,故事是採訪社區長輩早期是如何度過冬至為素材,以家庭團圓為核心改編,全程用台語演出,許多長輩看完後表示相當感動,還跟孫子解釋台上的動作為何。現場「滿市集」邀請埔里的蔬食、豆花和籃城的農民一起出來擺攤,最後一同聆聽「農村武裝青年」帶來的演出,主唱阿達一上台就說:「戲的最後,我看到落淚,感觸很深,唯有在地方紮實生活的人才有辦法有這樣的力量。」也是對草根劇團最大的勉勵。
最後主持人說:「這是一個自己辦給大家,同時是大家辦給自己的活動,在整個籌備的過程中看到彼此的團結和互助,欠什麼東西大家就會自動補上,也非常感謝所有參與的團隊和社區共同來完成。」最後眾人在古厝面前留下大家族式的照片,冬至圓滿祭典圓滿落幕,眾人紛紛說明年還要再來一同參加,籃城社區今年的冬至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