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惠/台中報導】2月9日,連著長日的極凍寒流,終於有些回暖,但天氣仍是時陰時雨。一天清早就從仁愛鄉眉溪(南豐)部落、清流部落、信義鄉羅娜部落馳車而來的長輩們,是這次攝影展主角,也是家庭托顧站的成員。他們齊聚在「不老夢想」這個位於一中鬧區顯得格外清悠的小小世外桃源,用祈禱與吟唱古調,為攝影展揭開序幕。
家庭托顧起始於2008年衛福部「長期照顧十年計劃─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它是一種介於正式及非正式之間的照顧模式,透過鄰近社區之「托顧家庭」來服務社區裡生活不便之老人以及身心障礙者,由受訓合格的居家服務員提供補助性及支持性的照顧,建構一個更完整的社區照顧。愚人之友基金會長期陪伴南投地區的原住民家托站,目前共有仁愛鄉南豐社區、清流部落及信義鄉羅娜村。
本次掌鏡的策展人,也是愚人之友基金會社工員張智凱強調,這次攝影展命名為「一起一起」,是由於,他認為長輩們需要的滿足感並不是在超奢華的機構或建築能得到的,家托照顧不只是一起吃飯、一起做事,而是,當你是在整個生命情境裡去做照顧服務時,不論是生活習慣或講話也好,這都是在他們所習慣的流程裡,也不需特別規定哪個時段是進行體力或腦力的活動。
「當我們在思考長期照顧,不是標準化的量表,而是照顧或被照顧者之間,能有多切深的生命連結。」張智凱進一步說, 他想要透過鏡頭呈現,在家托的情境裡,長輩與照顧員、甚至長輩與長輩之間的關係,不只是「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他們可能是姐妹、可能是親密教友可能過去是一同上山打獵的好友…,他們是互相照應、連續的生命姿態。而這些照片就是試圖呈現他們最精粹的生命經驗。
開幕儀式中,各家托站的成員彼此分享著心情。笑稱是「布農族代表」羅娜家托員方瑤珍帶著視覺不便的長輩與會,直說這是所有長輩裡最方便的了!他們吟唱著思鄉的歌謠,令大家聽得動容。南豐家托站服務員陳福枝談到,今天出門時,長輩們一路喊著頭痛、肚子痛…但這些身體的不適,總在大家聚在一起時,成為彼此開玩笑的方式。「能出來看看真的很好,好~~久沒有來台中了,我們都說出來就是要吃麵,哈哈哈~~~」清流家托員李玉琴這樣說,彼此間總是有專屬的笑點,大夥就笑成一團。
家庭托顧,照顧的不只是長輩的身體,還有他們的心。
最後,久違的太陽也被大家的笑聲吸引而探出頭來,在陽光的映照下,大夥兒手牽手圍成一個圈,由眉溪部落83歲的Obin領唱,溫馨地完成這次攝影展的開幕活動。本次攝影展展期至3月31日,期間還有系列講座,帶你一起認識原鄉家庭托顧。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
- 活動資訊請見:不老夢想125號(每週一,年假期間休館)
- 線上攝影展:連續的生命姿態–原鄉家托生命故事展演活動速寫
*本文同步刊登於《眉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