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原」暨會小旅行,讓你看見不一樣的暨大

排灣族學生講解石板屋。(唐淑惠 攝)

【唐淑惠/埔里報導】暨南大學除了很美的草地與櫻花林,還有什麼?連著一星期的陰雨與低溫,1月14日這天,有一場特別的活動「『櫻』『原』暨會小旅行,由暨大原住民學士專班大二學生主辦,帶著一群國小孩童,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豐厚文化,看見不一樣的暨大。

沿著生態池,走過小徑,冷冷空氣裡瀰漫著火烤的香氣,望著前方一片炊煙裊裊中,矗立著一座石板屋,在大學的校園裡出現這樣的景象,著實令人驚喜。來自屏東馬兒部落的排灣族學生鍾漢笙,穿著一身繡著傳統紋樣的黑藍族服,迎接小朋友的到來。他透過活潑的問答互動,詳盡介紹家屋命名的意義、石板建築工法設計的巧思、排灣族敬重祖靈的文化…為了這場解說,他特地回到部落請教老人家,希望傳達最真實的排灣文化給孩子。接著則由擅長狩獵的布農族學生王皓祥與史汶尉,示範獵人陷阱的製作,孩子們看得驚呼連連,透過實作,也進一步傳達布農族狩獵的分享文化。

暨大原住民專班同學導覽解說原民文化,圖為同學在排灣族家屋窗邊模擬「情人相會」的場景。(柏原祥 攝)
暨大原住民專班同學導覽解說原民文化,圖為同學在排灣族家屋窗邊模擬「情人相會」的場景。(柏原祥 攝)
小朋友們全神貫注看著大哥哥製作陷阱。(邱韻芳 攝)
暨大原住民專班同學導覽解說原民文化,還烤鹹豬肉當點心。(柏原祥 攝)
暨大原住民專班同學導覽解說原民文化,還烤鹹豬肉當點心。(柏原祥 攝)

這一片園區被學生自主命名為「原住民保留地」,它並非是法規定義的「保留地」, 而是做為推展、實踐原住民文化、環境教育的場域。原住民專班老師陸續邀請部落耆老來這裡帶領學生種植小米等傳統作物、搭建泰雅族竹屋、賽德克穀倉等…,去年更請到地磨兒部落的排灣族匠師拉夫拉斯及其團隊,遠從屏東運來大量石材、原木,在這裡打造排灣族傳統石板屋,由原專班學生參與紀錄與學習。

而「櫻原暨會」這個活動,是大二觀光文創組學生因應課堂需求,規劃的一場小旅行。遊程內容完全由學生自行發想、設計與執行。原專班主任邱韻芳表示,有些學生因為求學或父母工作,而搬到平地、都市地區,缺乏部落經驗,原專班的設置就是協助這群學生找回認同、肯定自己,並培養回到部落紮根的能力。這次小旅行的作業,也是學生再次認識自己文化,並消化、轉換給其他遊客認識,是很重要的實作經驗。

暨大原專班學生與小朋友們在大草原上開心合影。(唐淑惠 攝)
 

Comments

@報廣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