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四方/埔里報導】走在打鐵街上,可以看見陳列許多農具的店鋪,時間彷彿回到了日治時期,當時埔里鎮上的打鐵店分散在各處,打鐵的聲音鏗鏘作響,日本人覺得受到打擾,因此將打鐵業者趕到同一條街—南興街,後來被外來遊客取名為打鐵街。突然一聲狗吠「汪!汪!」,使人停下了腳步……。
一位有著些許白髮的短髮婦人,帶著笑容迎接客人,店裡的牆面上掛滿了各式農具,有鋤頭、鐮刀、掘仔、百年蓑衣……,更引人注目的是店門前趴著一隻橘白相間的柯基犬,老闆娘解釋剛才的叫聲是為了歡迎客人的到來!
民國五十初年間成立的水根農具店,因老闆娘的父親懂得製作農具的相關技術,所以創立了這家店,並用父親的名字「水根」命名。原本是美容師的老闆娘,因為不捨逐漸衰老的父親,放棄原本的工作,承接了這家店。
隨著時代的改變,許多農事用具都以機器製造取代人工打鐵,年輕人不願意傳承這項技術,務農的人也越來越少,加上同業的競爭壓力,農具店的生意受到影響,但老闆娘從沒有放棄的念頭。
即使來購買的客人年紀逐漸衰老、人數逐漸減少,老闆娘依舊一大早就開店,為的是讓仍在這片土地默默耕耘的農夫能夠買到高品質的農具,安心地耕作!老闆娘心裡始終相信農具行不會沒落,而她也會繼續為了這份傳統產業的價值努力。
Comments
@報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