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原祥/埔里報導】國內出現第一起石虎井殺案例,埔里鎮成功里民林紫鈴發現飲用水味道怪怪,循水路尋找,在深達10公尺的水井裡,發現一具已腐爛的動物屍體,原以為是野貓,但又覺得奇怪,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劉明浩帶回屍體回宿舍,忍受惡臭分離出骨骼,特生中心從頭骨照片研判石虎,成功里是埔里鎮最邊陲的區域,人口外流,少有開發,也因此讓石虎有繁衍棲地,值得各界重視與保育。
林紫鈴在8月下旬時,因覺得飲用水有怪味,循著水路想找出原因,卻發現剛挖好的井裡有一具動物屍體,水桶撈不起來,用鐵絲吊起後發現屍體腫脹,毛皮脫落,且開始腐爛,拍完照後,先放在一旁溪床,又覺得不太安心,向成功社區發展協會徐福宏提及此事,徐懷疑是石虎,知道劉明浩是屏科大畢業,對野生動物訪調有專長,傳了屍體照片給他,但因腐爛太嚴重,還是難以辨認。
由於事發地曾有石虎出沒,劉明浩拜託居民先將屍體移至沒有人會經過地方,9月初的時候至現場取得屍體,放在水桶裡面,先剪一片耳朵裝進塑膠袋準備化驗,接著送進宿舍浴室與屍體奮戰,他忍受惡臭,先清理蛆、爛掉的皮肉、伸進混濁的屍水中,分離出骨架與軟骨,清理出所有骨頭排列後,再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石虎研究員林育秀聯繫,她根據頭骨內側一處「山」字形的結構,與日本學者聯繫後,確認是石虎。
由於埔里鎮淺山地區幾乎都已開發,成功里則是傳統客家聚落,人口外流嚴重,但也因開發程度較輕微,可能是埔里鎮僅存的石虎棲地,石虎死亡的消息,讓社區居民與劉明浩感到相當遺憾,因為這是國內第一筆受困在人工結構物而致死的石虎案例,但比起路殺案例,這隻石虎沒有明顯外傷,屍體相當完整,至於為什麼掉進5公尺深的涵管,徐福宏猜測遇難石虎可能以為水井上頭有封蓋,一跳上去失足溺斃。
劉明浩表示,台灣石虎瀕臨絕種,石虎死亡消息當然讓人惋惜,但這起事件中,也發現了社區保育課程進入成功里後,居民,特生中心、雪霸國家公園、暨大、成功社區發展協會之間的合作,共學、陪伴交心,一同理解當地生態環境,如果沒有這些課程,這隻落井遇難石虎很可能會被當成野貓丟棄在路旁,而人們就就無法從這個經驗之中學習到人工結構物在野生動物棲地可能的影響。
為避免下一隻石虎犧牲,造成意外的水井已封蓋,應當不會有其他野生動物墜落,而劉明浩所處理的石虎全副骨頭,將交給特生中心進行保存與研究。
影音來源:公共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