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訊】南投縣文化局昨日(18日)公布今年南投玉山文學獎名單,去年3月5日病逝的王萬富(王灝),生前著作多元豐富,才氣橫跨詩詞文學、書畫、音樂,在15名評審委員中獲得10票,榮獲文學貢獻獎。
王萬富(王灝)是詩書畫樂兼擅、才氣縱橫的藝術家,被稱為鄉土文學家、藝術怪傑、埔里鎮的鎮寶、南投縣的縣寶,但這些尊稱都無法真中描述王灝的功夫與成就,事實上,他集教育、社教、社造、文學、文化、文創、美術、書法、音樂、戲劇、宗教、民俗、工藝、環保、觀念藝術與一身,他曾說:「身為文化人,要詩書畫樂擅長,更要從中影響朋友、社區、社會」,他一輩子皆為埔里服務,都在台灣打拼,可說是一位社會的企劃與實踐家,正是台灣的國寶,緣此;他的摯友都暱稱他為「萬師」。
埔里是「萬師」的家鄉,這裡有撫媚的山巒、潺潺的溪水、肥沃的土地、豐饒的物產、更有多元的族群、多樣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有甘醇的人情味、還有濃濃的故鄉情。「萬師」生於斯、長於斯,對家鄉埔里有一股特殊的情愫,他的一生除了有五年的期間在台北求學外,可說一輩子都生活在埔里,他多次婉拒官方安排的歐洲考察,也拒絕出國觀光,他心繫埔里、心縈家鄉的一切,終身都在搞埔里,是一位真正的「埔里痴」,是一位痴情的埔里郎。
就因為「萬師」是「埔里痴」,他大部分的生命經驗及記憶,都是緊貼著家鄉的山水而形成的,也因為這樣的一種生命經驗,因此當他提筆在從事文學創作時,埔里歲月的生命往事及感悟,就成為他創作時的素材來源。
「萬師」才華洋溢,在文學上他寫現代詩、古典詩、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先後出版了散文集、詩集、大埔城記事、一葉心情、市井圖及婚嫁的故事、成長的喜悅、台灣早期童玩野趣、南投山水歌等十數本著作。
在美術創作上,他畫水彩、水墨和漫畫,畫中有詩情也有書法,而他的觀念藝術更是一絕,任何廢棄的物品,經他發想與動手,很快的就變成一件藝術品。他會編曲寫歌,也會演奏口琴、月琴、胡琴、吉他等樂器。他在教學及創作之暇,更為家鄉埔里做了許多事情,他協助辦理南投縣文化局、埔里鎮公所的藝文活動外,也參與了救國團、社教站、文化志工、寺廟、社區等團體,他不僅策劃活動,各項美工皆親自執行,同時先後擔任《埔里鄉情雜誌》及《水沙連雜誌》的執筆與編輯工作,透過他的文筆把埔里的族群、歷史、文化、藝術、風土民情、產業等傳播出去,尤其每一期的藝術家專題,皆由王灝執筆,使得埔里贏得人文薈萃、藝文鼎盛的美名。
王灝成立「大埔城藝文工作室」,以推動埔里美術運動及協助地方文化活動為重點,尤其投入社區營造、美食文化、和觀光產業,成果相當亮麗。近十年來,全國各界對埔里圖書館都給予極佳的讚賞與好評,曾多次榮獲教育部「臺灣地區營運績優公共圖書館卓越獎」此一成就除了埔里鎮立圖書館同工的努力外,其最大的支柱乃是來自王灝的創意。
王灝有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他點燃埔里藝文的熊熊烈火,更給埔里的產業帶來無限生機。
王萬富不拘小節,但心思縝密,行事穩重,從不與人爭,與朋友交,真心付出,朋友拜託的事從不推託拒絕,真好人一個。他一生追求文學與藝術的創作,出版書籍數十冊,畫作不計其數,師的即興創作,無人能及,繪畫也是廣受好評,收藏他的畫者眾,尤其書法堪稱一絕,自成「阿萬字」風格。
王萬富除了詩書畫精專之外,更展現多方面才藝與能力,如音樂詞曲創作、各種樂器的彈奏與演唱,對民俗、宗教的認識深入熟稔,尤其文創方面高人一等,將埔里產業帶入文化產業化,他的思維模式與眾不同,總走在時代的尖端,確實是一位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育化堂孔子廟黃冠雲董事長為王萬富所寫的「萬般才藝歸天界、富足情懷感世人」正是大家感念王萬富老師一生行誼最佳的註解。
王灝出版著作列表: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年 |
散文集《鄉情篇》 | 水芙蓉出版社出版 | 民國70年 |
《大家文學選》散文卷 | 散文卷 康原、王灝合編 明光出版社 | 民國70年 |
《大埔城記事》散文集 | 合森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民國78年 |
《一葉心情》散文集 | 開拓出版有限公司 | 民國78年 |
《變天》童戲水墨年曆 | 民間美術 | 民國80年 |
與梁坤明合作《成長的喜悅》、《婚嫁的故事》二書 | 台原出版社出版 | 民國81年 |
《市井圖》現代詩集 | 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 民國82年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畫冊 | 承揚文物藝術中心 | 民國84年 |
《台灣早期童玩野趣》,並獲行政院新聞局圖書出版「金鼎獎」 | 常民文化出版社 | 民國87年 |
《山水的故鄉·埔里》 | 行政院農委會策劃,出版 | 民國88年 |
《探索集》 | 南投縣文學家作品集42 | 民國91年 |
《南投山水歌》 | 文化總會策劃構成,出版 | 民國93年 |
《跟你說敲敲話》 | 聯經出版社 | 民國94年 |
《詩情王灝—埔里鎮立圖書館第二屆駐館文學家作品集》 | 埔里鎮立圖書館 | 民國96年 |
《吃飽吃巧台灣埔里金都餐廳美食文化故事集》 | 金都餐廳 | 民國1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