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平的「魚池」記憶 巫家拓墾成鄉名

魚池東池村早年的「魚池」所在,現在都已被透天厝所佔據;前方的殘破舊寮,早期為「豬舍」

【李休睏/魚池報導】大家知道南投「魚池鄉」的地名,是怎麼來的嗎?傳說在清領時期的嘉慶末年,一戶來自彰化平原的漢人家族入墾魚池盆地,在當地挖了一窟養魚的大壕溝,就此開啟「魚池鄉」的地名由來,也描繪出帶有傳奇色彩的先民拓墾圖像。

為防布農族出草,大宅外圍開十尺寬的大壕溝放魚自給,並建土牆保護牆內菜園、豬、牛、雞、鴨,倉庫再設一護牆,建住家,大庭作粗埕及練武場,因此請行政機關彰化縣政府即予建制,將統櫃、頭社、司馬鞍、木屐欄、下城,新城為行政區域,稱五城堡,任巫水為總理……取自『巫氏總會三十週年特刊  巫氏宗親創作園地』網站內容,作家巫永福撰寫的文章我的家族〉)」

此一家族姓巫,祖籍為中國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來台後的第三世祖宗巫水,率眾進入魚池盆地開墾,起先於「田螺窩」(又稱作「田螺汙」,位於今日魚池鄉中明村西北面)落腳,後來又趁著邵族「審鹿社」族人的搬離,將家族基地遷移至現今的東池村境內,從中開闢起大片水田,不但完整將漢人的「水稻經濟」移植於在地,甚至開展出「自主防禦」的村庄機制,藉以防範近處的布農族威脅。

這位傳奇的在地「開基祖」巫水,在魚池盆地建立了近乎「封建莊園」規模的開墾基地,並開啟官府建制的統治起始,讓「五城堡」的轄地範圍得以納入史冊,成為現今魚池、水里部分行政區的前身。

 

面對土地公廟「朝曦宮」的左側數百公尺外,是當地「魚池」所在的舊時地點

成為「回憶」的魚池印象

走進魚池鄉的東池村,就在面對土地公廟「朝曦宮」左側的數百公尺外,相傳即是當年巫家開闢的「魚池」所在;可惜隨著後來村內的人口增長,後裔子孫為了加建「樓仔厝」(透天厝),而選擇將原有的魚池填平。原本象徵著先祖拓墾血淚的重要池漥,竟不敵當地樓厝建蓋的居住需求,遭致無情的填補工法所徹底掩蓋,甚至逐漸消逝在當地居民的記憶之中。

「佇我細漢个時陣,彼个魚池偌大呢!甚至會使跳入去掠魚……。」

儘管村內的「魚池」消失已久,現年68歲的居民巫紀福,仍是印象清晰。他表示,該一魚池範圍極大,裡頭養有許多供以居民食用的魚隻,孩童時常會跳入池中展開「掠魚」遊戲;隨著魚池面臨人為工程的填蓋而消失,巫紀福也只能在記憶中重現這段「童年往事」,無法透過原有實體來展示那令人懷念的時光景象。

按照東池村巫家的原鄉祖籍,先祖應是來自「閩西」(福建西部)的客家人;隨著進入台灣的拓墾時間已久,逐漸被在地多數的閩南族群所同化,成為典型的「福佬客」家族,現今已找不到能說「永定腔」客語的後裔。由於客家人相信「有水斯有財」的觀念,喜歡在大型家宅前方挖以「半月池」(又稱「風水池」),傳說是能為家族凝聚財富的重大象徵;同為「客家」宗屬的巫家,會選擇在東池鄉的拓墾地開挖「魚池」,或許也呈現出客家人傳統的風水觀念。

位於彰化社頭的劉家古宅「月眉池」。該家族先祖是來自福建漳州府南靖縣的客家人,又被稱作「漳州客」

往埔里發展的家族驕傲

地方「開基祖」巫水的後代繁多,不但在東池村境內尚存有眾多子孫外,更有後裔遷往魚池市區、新城村和共和村,甚至是北面的埔里鎮;在這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堪屬日治時期的埔里富豪巫俊。巫俊的父親,為巫水的第九子巫竹。六隨時喪父,他便隨著母親陳亮遷往埔里定居,日後憑靠著精巧的經商手腕,透過開設小雜貨店「盛昌號」發跡,並投資大批的土地開墾而致富。

這位日治時期頗具名聲的埔里富紳,非常注重後代的教育養成,以致其家族兒女呈現「人才輩出」的輝煌盛況。其中,包括了台灣著名的文學家巫永福(巫俊三子),以及曾擔任埔里第二、三屆民選鎮長的巫重興(巫俊四子)等,都是巫家在在稱道的驕傲人物。

在三零年代進入日本「明治大學文藝科」深造的巫永福,於1933年發表短篇小說《首與體》震撼文壇,為人譽作「福爾摩沙的桂冠」!青年時期不斷著迷於小說創作的巫永福,甚至想將曾祖父巫水那具傳奇性的開墾事蹟,寫成名為《家族》的長篇日文小說;可惜當時身逢「中日戰爭」爆發的1937年,其母巫吳月擔憂該小說作品遭受當局的「文字獄」牽連,連夜將六百餘張的小說稿紙以火燒盡,使該作品從此無緣問世――現在如果想瞭解當年巫家開墾魚池的古早事蹟,只能透過巫永福晚年所留下的文字資料來作追憶了。

著名的文學家巫永福,現今在埔里鎮立圖書館四樓設有「巫永福紀念文庫」

散佚的在地「族譜」與宗族情感

由於經歷過1999年「九二一震災」的摧殘,屬於巫家原居地的東池村,其內部宗親所保存的《永定巫水公派下族譜》,竟在當年震災中不幸亡佚;雖然仍存有「族譜複本」於其他外地宗親手中,但因為彼此許久來未曾聯繫,一直沒能取回巫家原居地重要的「親緣譜系」,想來萬分可惜。

據當地的族親巫秀娟表示,早年魚池鄉與埔里鎮的巫家族裔聯繫密切,清明時節甚至會集體地團聚掃墓;但由於日後諸多高齡長輩的逝世,各家族的後輩成員彼此情感不深,造成族親之間的聯繫網絡逐漸瓦解,在地的「巫氏宗親會」甚至已接近廢弛,看不見有任何運作的跡象。 

Comments

@報廣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