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原祥/埔里報導】埔里鎮紙教堂邀請來自德國的攝影家Barbara Wingenfeld舉辦聯展,她在2013年隨著先生Wini來到台灣,被台灣人民、自然、宗教色彩等元素所吸引,激發出攝影創作欲望,亟欲把台灣豐富的面向記錄下來。
Barbara鍾情於藝術繪畫、雕塑與攝影,看過許多文藝復興時期歐路大師的作品,敬佩藝術家們的創作精神與技術,特別是米開朗基羅、梵谷、達文西、畢卡索、克林姆、魯本斯等等,他認為生命、生活各個形式都可以透過藝術來表達,有讓人難以忘懷的、刺激思考的、嚇人的,當然也會有政治的象徵意涵。
Barbara隨著來台從事綠能產業的先生來台,她愛上了台灣多元的文化色彩與包容力,她開始以鏡頭記錄對台灣的感受,特別是台灣文化底層色彩與宗教,展覽之路啟使於2015年螺陽文教基金會的西螺駐地藝術家計畫;2016年的西螺當代藝術季更開啟了創作「舞動的鏡子」的靈感;2017年初也在雲林故事館辦理個展。
「我曾透過繪畫,用色彩實驗探討自我,但基於天分才能不足,繪畫及寫作無法完整表達我腦海中的想法,因此選擇攝影創作做為媒介,一件好的作品應源於主題與情感的涉入,尋找絕佳角度來呈獻眾人之前」Barbara說。
在紙教堂的邀請下,Barbara帶著從德國以鋁合金相紙輸出的作品,這樣沖印出來的作品,在畫面亮部有強烈的反差,在紙教堂「流‧藝廊」這個注重自然生態與土地、宜居的的園區,發表她的「新視野‧新觀點」,Barbara表示,台灣是個豐富多元的地方,每個人的臉上都有故事,因此她收集每個人的臉譜拼成作品,也曾見到寺廟的仕女圖,感受到對比強烈的民俗色彩,這幅輸出成作品,作為展場的「門神」。
主辦單位表示,Barbara試圖用觀景窗記錄台灣這個美麗的島嶼,每一幅作品都充滿力量,歡迎愛好藝術及攝影的朋友,一同來欣賞她用觀景窗所記錄下的美麗新世界。
展期至2017.07.16,地點:埔里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流」GALLERY/10: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