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界一切都是那麼真實
虛幻的只是我們意念的造作
重返風景 進出自然
我經由形色回應大地之豐饒生命之幻化
也許是一片葉 一朵花
飄移的光景都只是訴說曾有的悸動
【何貞青/埔里報導】 「石珠鈴的畫有股說不上來的玄秘,有點憂鬱,却又充滿希望。長期在大自然中接受洗滌,自有其心靈上的潔淨與高度,這或許是她的畫與人迷人的地方。」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說。
出生於彰化市的石珠鈴1991年遷居環山的埔里小鎮,在鄉野、高山裡輕易能與花草、大樹說話,發掘大自然深藏的真理與智慧,從而開展繪畫的內容與創作方向。「藉由自然觀察與藝術創作,體會生生不息的能量,已然成為我在人生汪洋裡,得以抓緊的一塊浮板,也是安頓自己靈魂的方法。」石鈴闡述自己以大自然為師的創作歷程。
她不僅走入自然,也走入社區。2007年受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邀請,開始帶領魚池鄉內加道社區長青繪畫班的阿公阿嬤們創作,讓這個台灣著名石雕藝術家林淵的故鄉,持續閃耀著樸素藝術的火花。
四年前,她的足跡又來到偏鄉山區的仁愛國中與親愛國小萬大分校,教導原住民孩子感受藝術創作的喜悅。這段時間,她常在課餘走入荒野,擁抱部落山川,將生命的感悟與大自然共震的經驗,透過畫布表現出來,成就了這次「安住•自然」個展的內容。
6月2日的開展記者會中,她分享關於她畫中的憂鬱,常是因為看到山林土地過度開發、森林不當砍伐,美麗的背後千瘡百孔。
但另一方面,她在山上這幾年,也看到部落孩子們天真單純地享受畫圖的快樂,像寒冬過後萌發的新芽,充滿了希望。「雖然知道這新芽日後免不了遭逢的風暴,但活著,就要努力地安住在當下。」也因此,她的畫筆縱然沉鬱,卻也有著隱隱壓不住的生命力量。
靈魂在山水中流離,歡唱,高歌;生命雖在俗世中苦痛、與歡愉,但創作人的靈魂雖不安定,總會找到她能安住的力量,就在自然中。
這次展出的40多幅作品,每一幅都訴說著石珠鈴親近自然的心識轉折。她的友人劉美菊特別為她創作一首「森林有歌」新詩,在開幕茶會上由唐月華朗誦,描繪她與自然相遇的所見、所思、所感;茶會現場還有藝文界友人特地準備了契合她人生際遇及創作歷程的歌曲,如充滿流浪感的「張三的歌」、關於追尋與勇氣的「夜空中最亮的星」,用歌聲呼應她游離、滄桑、重生的人生軌跡。
「大自然是一份禮物,它療癒了我,給了我力量從生命低潮走過。」石珠鈴說。歡迎蒞臨紙教堂,隨著她濃烈深刻的筆觸,一起在自然中,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