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原祥/仁愛報導】仁愛鄉眉溪部落17日發表「巴萊豬」,並展示自然農業模式所生產的在地農作,在健康廚房現場料理,希望從食農教育出發,告訴各界仁愛鄉有一群部落農人,不但種植好吃的農作、飼養好吃的豬肉與雞蛋,也關心人們的健康、土地、自然。
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有限責任台灣食在安心農產運銷合作社及逢甲大學社會企業經營管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PGS利害關係人共識會議暨巴萊豬發表會」,「巴萊豬」係賽德克族語,意思是「真正的豬」,顛覆一般人對豬舍髒臭、擁擠的印象,眉溪部落綠生農場幾無動物排泄的臭味,農民還用高成本漢方液(艾草、當歸、肉桂、大蒜、生薑……等下去發酵的營養液),作為動植物的營養品,飼養場以木屑及微生物鋪設發酵床,排泄物就地分解成有機肥料,讓作物循環利用,也造就豬隻健康身體與絕美風味。
農場以賽德克傳統炭火古法烤大豬,要讓各界品嚐「巴萊豬」的滋味,整頭原豬在炭火爐上轉動,邊烤邊切,無化工飼料腥羶味,且散發香氣、肉片鮮甜,特別是肥肉部位,不會有燥膩感,卻增添了鮮甜滋味。仁愛鄉農會輔導的伊娜產銷班成員們,在現場指導學員如何以在地食材做出刺蔥豬手握飯、香蕉葉小米粽、樹豆排骨湯、原民風味生菜沙拉,地方人士及學界、官員試吃評比,從吃這件每天必然的事情中瞭解農民對於耕作、飼養的用心,友善土地的慈悲,還有自然農業對於部落發展重要的意義。
主辦單位指出,台灣有機認證驗證費用昂貴、文書處理繁雜,讓許多想投入生產的良心小農卻步,其實國際上已有有機運動組織所建構的「PGS系統」(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綠生農場便是採用此種更直接的方法,讓在地小農向消費者介紹食材,並且結合部落廚藝遊程體驗,跨域合作、公私協力、讓消費者深入了解、進而認同,自然瞭解這群農夫所生產的食材價值所在。
前原民會主委瓦歷斯‧貝林出身眉溪部落,近年來他與妻子艾碧一同投入綠生農場,希望能為部落永續發展找出一條可行道路,他表示人文、自然、產業達成和諧平衡獲利,部落才得以永續發展,「巴萊豬」、「巴萊蛋」等在地小農所生產的安全食材,會是部落活力及原住民傳統智慧展現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