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孩子補救教學不能斷 彩虹協會急覓教室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租屋長期為弱勢家庭兒童做補救教學,並鼓勵小朋友上台說故事繪本,培養表達能力與自信。(柏原祥 攝)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租屋長期為弱勢家庭兒童做補救教學,並鼓勵小朋友上台說故事繪本,培養表達能力與自信。(柏原祥 攝)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租屋長期為弱勢家庭兒童做補救教學,並鼓勵小朋友上台說故事繪本,培養表達能力與自信。(柏原祥 攝)

【柏原祥/埔里報導】社團法人台灣彩虹雙福協會,15年在埔里鎮及仁愛鄉培育師資,為弱勢家庭孩子課輔,幫助他們培養道德觀念、提升學力,跳脫貧窮循環,自信面對人生,但原用來做課輔的埔里民宅,因房東過世,子女決定售出,協會必須在3月底前找到新據點,否則孩子恐怕無法繼續上課。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秘書長劉邦彥原是台北人,921大地震後至南投投入偏鄉課輔,陸續培訓一群有給職的原住民媽媽們,在偏鄉部落及埔里鎮為小朋友做課輔,他認為,要讓弱勢家庭脫貧,只有教育一途,提升孩子的基本學力與道德觀念,未來投入職場會有更多機會作選擇,也比較不會在困頓或挫折中中迷失。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培訓一群有給職的原住民媽媽,為弱勢家庭兒童做補救教學。(柏原祥 攝)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培訓一群有給職的原住民媽媽,為弱勢家庭兒童做補救教學。(柏原祥 攝)

包括埔里、南光、溪南、愛蘭國小等弱勢家庭80位孩童,課後在協會箱型車接送下,至位於西安路網球場鄰近據點報到,接受課輔媽媽細心輔導,做完功課後才能返家,劉邦彥指出,弱勢家庭孩子學力往往落後同齡孩子、加上家長教養職能上的欠缺,他們往往欠缺自信,或在行為上需要被輔導,課輔媽媽們透過繪本與綿密的在地關懷,讓孩子們建立正確道德觀與基本學力,面對人生接踵而來的挑戰。

長達15年,劉邦彥從一位協助災民生活重建的社工,慢慢累積地方的聲望,如今擴展至帶領著14位課輔媽媽與行政人員做補救教學,盡力讓社會愛心贊助每一分每一毫資源,都能發揮到最大的效益,課輔空間裡,處處可見到克難設備,書架、桌椅自己拼裝,教室的隔間則是拉布簾,但鐘點費加上房屋租金、行政支出,一年還花費達四、五百萬,每一年結算,打平就算萬幸。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課輔教室頂樓為鐵皮屋,為排除熱氣,另外加裝了通風扇。(柏原祥 攝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課輔教室頂樓為鐵皮屋,為排除熱氣,另外加裝了通風扇。(柏原祥 攝)

早期接受補救教學的學童,有的考上了出色大學,成了音樂家,有的雖然出社會做工,因從課輔班保持閱讀及良好習慣,已能幫助家庭溫飽,甚至寒暑假回到據點,協辦營隊,雖然上課空間擁擠、設備陽春,劉邦彥至少篤定,從這裡離開的孩子,在人生的路途上,有了良善的起點。

但埔里據點,近日因房東過世,後代子女商量後要將房屋售出,3月底之前必須搬出,要在埔里鎮找到能容納80多位孩子,且能隔成6間教室的房子難尋,加上協會資金有限,讓劉邦彥、劉月梅這對夫婦相當苦惱,希望善心人士能夠提供相關資訊或空間,讓這群孩子們的補救學習,能持續辦下去。彩虹協會聯絡電話:(049)2997996。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課輔教室頂樓為鐵皮屋,為排除熱氣,另外加裝了通風扇。(柏原祥 攝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課輔教室頂樓為鐵皮屋,為排除熱氣,另外加裝了通風扇。(柏原祥 攝)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秘書長劉邦彥與妻子劉月梅,長期投入偏鄉課輔,生活過得相當儉樸。(柏原祥 攝)
台灣彩虹雙福協會秘書長劉邦彥與妻子劉月梅,長期投入偏鄉課輔,生活過得相當儉樸。(柏原祥 攝)
 

Comments

@報廣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