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霧是霾傻傻分不清楚 環境濕度是辨別關鍵

講師劉明浩解釋霧跟霾的不同,環境濕度、形狀是判斷霧跟霾重要關鍵。(金城嚴 攝)

【鄭靖嚴 /埔里報導】暨南大學人社中心主辦的【霾哥來了,麥擱來啊】空污系列宣導活動,12月26、27日晚上七點在暨大圖書館舉辦【天空的顏色】攝影聯展分享會、【霾哥來了】動畫座談會,除分享者的座談,也邀請服務教育的學生們分享紀錄空污的經驗。

1051227-pub01

人社中心邀請講師鄭中信、劉明浩、經濟系四年級在校生吳紹華,三位分享者平日記錄天空的變化為自身生活一部分,影響天空顏色變化最鉅的是霧、霾,講師劉明浩解釋,分辨霧跟霾最直接的差異是環境濕度,空氣濕度達百分之百,就會形成霧,霧會有形狀,不規則的隨風而飄;濕度未達百分之百,天空中所看到的灰濛濛就是霾,霾會平均分布在天空中,無形無色,我們只能等它被風吹散、隨雨降下,或是大口呼吸吸完它。

講師劉明浩解釋霧跟霾的不同,環境濕度、形狀是判斷霧跟霾重要關鍵。(金城嚴 攝)
講師劉明浩解釋霧跟霾的不同,環境濕度、形狀是判斷霧跟霾重要關鍵。(金城嚴 攝)
講師鄭中信拿著他的手機,表示有拍攝功能的手機就是最好的紀錄工具。(金城嚴 攝)
講師鄭中信拿著他的手機,表示有拍攝功能的手機就是最好的紀錄工具。(金城嚴 攝)

人社中心請公益服務的同學們一同紀錄、分享空污的經驗,經濟系一年級學生表示,管理學院頂樓最適合從學校往埔里市區眺望,是學校的制高點之一,用智慧型手機拍照,每天固定時間記錄並配合環保署監測站PM2.5數據,做詳盡的觀測紀錄後發現,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灰濛濛的天空,就是恐怖的霾害阿!

就讀公共行政系三年級的李妍頻,在大二時的公益服務就是記錄空污情況,現在大三仍持續紀錄,依據校內的大型校際活動統計,活動當日與往年的空氣品質紀錄,在秋冬之際舉辦的聖誕演唱會、萬聖節夜跑,就是埔里空污最嚴重的季節,應該是開心、健康的活動卻吸入不健康的空氣,運用統計的數據呈現給學校看後,讓校方決議,往後聖誕演唱會時不再施放煙火,以免變成迫害空氣汙染的共犯。

公共行政系李妍頻運用統計出來的空污數據,影響學校在大型活動不施放煙火。(金城嚴 攝)
公共行政系李妍頻運用統計出來的空污數據,影響學校在大型活動不施放煙火。(金城嚴 攝)

同學們用行動影響學校,證明空污宣導產生成效,但霾害仍然存在,空污減量的路還很漫長,必須要全民重視才有改善的可能。【霾哥來了】動畫座談會,12月27日晚上7時,不妨前往暨大圖書館,一同了解年輕導演運用動畫表達空污帶來的危害與現象。2016-12-27 21:03:24 

Comments

@報廣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