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說我家的故事 《只要我長大》仁愛國中首映

《只要我長大》在仁愛國中首映,仁中學生多是原住民,學生表示影片像是訴說他們的故事。(陳美珍 攝)
《只要我長大》在仁愛國中首映,仁中學生多是原住民,學生表示影片像是訴說他們的故事。(陳美珍 攝)

【陳美珍/仁愛報導】沒有電影院的仁愛鄉,竟然也能放映大螢幕,12月13日下午,仁愛國中、春陽、仁愛國小三個學校的師生,在仁中活動中心欣賞了《只要我長大》這部得獎影片真實詮釋環山部落三個小孩的家庭,面臨了隔代教養、跨文化衝突,像是訴說仁愛鄉原民孩子的故事,看到感動處,師生頻頻拭淚。

《只要我長大》這部電影能在仁愛鄉首映,促成因緣的是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有次他們上山發放獎學金,電影製作人陳品竹也隨行,她說製作的一部原住民電影前陣子剛上映,片中90%都是原住民演員,詢問學生有沒有看過?結果校長說仁愛鄉沒有電影院,學生應該沒看過。陳品竹說「我來想辦法,讓學生可以欣賞到這部影片」,在楊世端小姐全額贊助下,終於有了這次的放映會。

《只要我長大》在仁愛國中首映,片中描述環山部落原住民家庭的故事,引起仁中師生們的共鳴,電影製作人陳品竹、贊助人楊世端也隨行。(陳美珍 攝)
《只要我長大》在仁愛國中首映,片中描述環山部落原住民家庭的故事,引起仁中師生們的共鳴,電影製作人陳品竹(中)、贊助人楊世端(右)也隨行。(陳美珍 攝)

陳品竹和楊世端都是行動菩薩協會成員,片中陳品竹也「嘎了一角」飾演買水果的阿姨,學生們看見劇中人就在現場都覺得很新奇。陳品竹表示,拍攝原住民電影是想要讓各界瞭解原住民生活的點點滴滴,上次到校探訪的時候,就想把這麼好的得獎電影分享給山上小朋友看,希望同學看得開心。

仁愛國中校長李孟桂感謝行動菩薩促成此次因緣,希望藉著這部電影帶給孩子一些改變,讓孩子知道社會上有許多人在關心他們。

《只要我長大》在仁愛國中首映,片中描述環山部落原住民家庭的故事,引起仁中師生們的共鳴。(陳美珍 攝)
《只要我長大》在仁愛國中首映,片中描述環山部落原住民家庭的故事,引起仁中師生們的共鳴。(陳美珍 攝)

孩子們看完這部電影心中有許多想法,包括了:

余安妮同學:這部影片很像她山上的生活,會想到自己部落生活的點滴,看見他們打獵,也會想到自己家人晚上去打獵的時候,原住民就是這麼活潑與熱情,所以我就是這麼愛原住民!

林語浩同學:我們跟他們一樣是原住民,許多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滿像的,像是爸爸會喝酒,父母會吵架,還有隔代教養等,這些事情常常會讓我們生氣、難過,但是「人生嘛!總會有好事發生」。

林文軒同學:我喜歡電影裡的瓦旦,因為他也喜歡跟朋友到山上打獵。看完電影很感動,原住民孩子雖然頑皮,但只要心懷感恩關心別人,就是善良的人。

楊卉瑜同學:我住春陽部落的時候能感受到影片中的場景氣氛,最感動的是小孩把拉娃老師的歌唱錄音帶交給電台,電台播放出來的時候,希望這類影片可以再拍多一點。

陶聯逵同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林山爸爸酒醉的樣子,會想到家人和鄰居酒醉的樣子,希望這情形以後可以改進。

仁愛國中蔡玉美老師也是原住民,她說這部電影讓她很感動,因為小時候她的家就是這樣子,蔡老師語帶感性的跟同學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希望同學有所堅持,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註:「只要我長大」以梨山環山部落原住民小朋友為題材,場景大部分在環山部落拍攝,真實反映部落生活,導演陳潔瑤本身也是原住民。這部電影在台北電影獲得5項大獎,還在國際影展大放異彩,更將代表台灣角逐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電影。 

Comments

@報廣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