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祈賢/埔里報導】埔里在清朝時期雖然是台灣中部的理番重鎮,總兵吳光亮曾建土城一座,名為「大埔城」,但後來因為地震崩毀,加上統治單位更易,以及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的侵襲,因此在埔里地區還可以稱得上是古蹟的文物其實已經不多了,所以目前被保存在醒靈寺屬於大埔城衙門的石獅,無疑是埔里最珍貴的古文物之一,於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在埔里還可以發現的若干古文物或是遺跡,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都是埔里十分珍貴的文化資產,值得相關單位以及在地民眾的關心與維護。
埔里雖然是一處內山盆地,但是早在日治時期,集集線鐵道其實是一直延伸到埔里來,當時台糖株式會社在埔里種植甘蔗並生產蔗糖,原料及成品便是借助鐵道來運送,因此行駛在鐵道上的火車和輕便車,早期的埔里人並不陌生,後來為了方便在地民眾的交通,台糖株式會社在產期之外也曾兼營客運,於是從埔里市街(今郵政總局後方南投客運處)到小埔社,全長6公里多的鐵道,遂成為運送甘蔗以外還能載人的一條交通路線,途中會經過糖廠廠區、籃城、眉溪、四角城、史港、獅子頭及廟前等地,總共9站。
但是很可惜,民國48年因為八一及八七水災的肆虐,埔里境內的鐵道受損嚴重,加上當時公路設施已經開始建設,於是鐵道遂被拆除而走入歷史,甚至慢慢地被埔里人給遺忘,然而儘管如此,在埔里還是可以找到幾處屬於當年鐵道的遺跡,包括幾處古隧道以及舊橋墩等等,而其中位於眉溪溪床上的幾座橋墩更是彌足珍貴,因為透過八七水災時的舊照片,我們可以看見當時鐵道受損的狀況以及遼闊的溪床,因此那幾座橋墩無疑是一種見證,見證埔里曾經有火車與鐵道的那段歷史。
埔里在民國90年桃芝颱風所引發的水災之後,工程單位因為不了解,曾經將位於愛蘭橋下守護埔里風水的石珠給剷除,事後經地方民眾的陳情抗議,雖然有關單位表現善意將石珠復原,但是早已失去原貌。如今水利單位在眉溪進行溪床整治,有心人士擔心那幾座鐵道橋墩也會受到類似的損壞,或者在下次的大水中橋墩會被日益增高的砂石給掩埋,加上橋墩旁的溪床上常有惡質的民眾傾倒廢棄物和垃圾,讓那處珍貴的鐵道遺跡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與愛護,無疑是埔里的一種文化損失。
因此,地方上的有心人士遂提出呼籲,希望有關單位能夠清理周遭的環境,並且豎立解說牌,讓更多人明白屬於埔里的鐵道歷史,進而共同來維護那處珍貴的鐵道遺跡,甚至讓當地成為埔里一處另類的文化地標。
影音來源:南投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