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原祥/埔里報導】說起埔里的特產,除了茭白筍、甘蔗,埔里米粉常是伴手禮選項之一,可是坊間所販售的埔里米粉,幾乎是在彰化縣生產,真正在地生產、遵循日曬古法的埔里米粉,僅剩西安路的「埔里米粉行」,老師傅蘇添泉做米粉超過一甲子,堅守「正港」埔里米粉的招牌。
埔里曾是生產米粉的重鎮之一,由於好山、好水、好空氣,傳統手工製程,米粉特別香Q,文史工作者陳義方指出,埔里米粉的製程屬於「水粉」,經過開水汆燙,跟新竹的「炊粉」口感不一樣,特色是粉條粗長、有韌勁。早期愛蘭橋南烘溪岸旁,可見到曬米粉的竹笓排成長龍,是埔里相當特殊的產業文化地景。

埔里米粉產業在民國70年代最為興盛,蘇添泉指出,埔里米粉堅持純米製造,曾經有8家工廠生產米粉,可是外界機器乾燥的調和粉絲低價競爭,國人飲食習慣轉變,九二一大地震後,埔里米粉工廠多受損嚴重,難以修復,漸漸的,埔里米粉轉由彰化縣芬園鄉代工,而他自己則購買二手機器,在西安路巷弄內開設米粉工廠,主要是賣給熟識的客人。
根據普台高中張綺真指導學生做的《埔里米粉生產空間區位變遷的探討》,有60%小吃業者不知埔里米粉由芬園鄉代工生產,而相信有更高比例的民眾,不知道埔里已成了米粉的銷售地,而非生產地,唯一手工生產米粉的蘇清泉已高齡80多歲,若傳承上出現斷層,「埔里是米粉的產地」恐成了歷史名詞。
日前有媒體爆料,市面上販售的米粉多「調和粉絲」,甚至有知名品牌的米粉米含量是0。純米米粉價格雖高,但易消化,不容易脹氣,國人日漸重視健康,含米量較高的埔里米粉若能發揚文創故事,工廠朝向觀光化來規劃,也許能在「台灣之心」名實相符的生產,重新擦亮招牌。

Comments
@報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