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鎮的轉型 從「大學.鄰里.社區」合作開始

張力亞(暨大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臺灣自1987年解嚴以來,陸續推動幾波地方制度改革,冀望厚植臺灣基層民主深度。可惜囿於舊有仕紳頭人與地方派系的政治文化,導致村(里)辦公處、社區發展協會,成為基層政治資源競爭標的,長期抑制地方公民社會的建構。

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7.29—1858.4.16)曾指出:自由國家的實力蘊藏在地方制度,地方制度需提供自由與基本教育。假如地方自治的知識與行為能量不足,一國即使有民主政府形式,但人民的心靈卻是不自由。換言之,健全地方自治的實質內容,攸關民主政治健全與公民自我心靈自由課題。

身處普遍基層地方治理能量不足的埔里,我們正嘗試以「大學作為地方治理的發動者」,與個人、民間企業、非營利組織、政府單位共同設計創新方案,以鎮民最關心的環境清潔議題,主動拜會里辦公處、社區發展協會。

期間,採取「社區培力」與「治理網絡」兩項策略,規劃「鎮民討論會」、「他山之石參訪」、「在地實踐經驗踏查」等不同學習方案,建立大學與在地的信任關係。歷經半年對話與陪伴,目前已有11里辦公處、2社區發展協會單獨提案,另有6里辦公處與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提案,形成一個以推動埔里環境清潔與美化的行動網絡。我們深信這對宜居城鎮的轉型,將會注入正向的影響效益。這個方向,我們正在一起努力中。 

Comments

@報廣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