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解到新生 迎接集體英雄的新時代

埔里無車日

【文/廖嘉展】

這是大埔里的黃金時代。儘管我們對社會對政治環境都不甚滿意。

站在生活者角度,我們因緣際會來到埔里,來到水沙連的大埔里地區,前埔基醫院院長,來自挪威的紀歐惠女士說,「埔里是眾神之地,來到埔里的人都有他的使命。」

甚麼是我們來到埔里的使命?

「在和解中,新生──從水沙連的戰爭看台灣的未來」,這是暨南大學人類所正在進行的展覽,展覽陳述水沙連的開拓史正是一部戰爭史,是一部殺戮史。

從康熙年間的朱一貴事件、雍正年間的骨宗事件,之後的林爽文、戴潮春、郭百年事件;日治初期的埔里社退城事件,後來的霧社事件、太魯閣事件、撒拉茅事件,埔里都是武力整備中心;國府遷台初期的二二八最後戰役──烏牛欄事件等。這些事件的血淚正是水沙連大埔里這塊土地所負荷的。

歷史並不會因過去而消失無蹤。面對這樣的歷史,如何看埔里的未來?多元族群如何成為埔里的資產而不是負債?

近三年來,埔里社群「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生態城鎮的推動,已得到諸多鎮民的認同與參與。開始謙卑與自然重修共好,並在過程中理解、傾聽、尊重不同的聲音,鼓舞彼此為水沙連的生態城鎮願景發展而努力,這種社會力的形成,需要靠集體的力量來推動,而這力量正是扭轉歷史命定、社會無望的解藥。

讓我們迎接,這屬於集體英雄的大埔里新時代的來臨!

作者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Comments

@報廣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