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諾爾/仁愛報導】在日據時代仁愛鄉霧社地區的巴蘭社總頭目瓦歷斯布尼,由於是主和派,因此就在霧社事件中,與主戰的莫那魯道形成強烈對比,而霧社事件裡大家關注的焦點又都集中在莫那魯道家族及他帶領反抗日本人的六個部落,相形之下,在當時所謂抗日情節的社會氛圍中,巴蘭社總頭目瓦歷斯布尼的歷史定位就讓一般人疏於注意。
15日仁愛鄉包含霧社事件中的遺族以及瓦歷斯布尼的子孫等,在霧社高峰地區(舊巴蘭社部落所在地)的瓦歷斯布尼墓園裡舉行紀念墓園動土儀式,公所要將荒廢已久的墓園重新整建成紀念墓園,希望讓大家對於瓦歷斯布尼的歷史定位乃至於整起霧社事件有重新的認識與了解。
在日據時代,仁愛鄉發生抵抗日本人進入山區的人止關事件,被日本人用計利用布農族屠殺約200賽德克族人的姊妹原事件,乃至於梨山的斯拉茂事件,其實這些都與巴蘭社總頭目瓦歷斯布尼有很大的關係,莫那魯道的部落群在當時其實還是居於二軍地位,由於巴蘭社是當時人口最多、實力最強的大部落,總頭目就是瓦歷斯布尼,而瓦歷斯布尼也並非一開始就順從日本人,人止關事件其實就是瓦歷斯布尼所帶領的巴蘭社部落抵抗日軍的事件,雖然日本人日後還是進入了仁愛鄉山區,但對瓦歷斯布尼仍是相當的敬畏。
同富國中校長沈明仁也是文史工作者,他表示,瓦歷斯布尼是個真英雄,他在霧社事件中不是採用抗爭的手段,而是透過外交斡旋,延續賽德克族的血脈。日本人在台灣主政五十年,在仁愛鄉只有兩個人被立碑,一位是瓦歷斯布尼,一位是鐵木瓦歷斯,不同時代,不同解讀,他們與日本人用和平共存的方式談判,這是他們歷史上的定位。
日本人在18世紀末剛進入當時仁愛鄉的初期,其實認為最大的威脅就是瓦歷斯布尼所帶領的巴蘭社,當時部落人口超過1000人以上,屬賽德克群最大的部落之一,且部落位置位於進入仁愛鄉的要塞地區,因此日本人於1903年用計利誘了卓社群的布農族人以交換槍械為由,誘殺了二百多位巴蘭社的壯丁,使得巴蘭社一夕之間戰力大失血,史稱「姊妹原誘殺事件」,此後瓦歷斯布尼又與莫那魯道等人到過日本參訪,驚覺日本人的軍力強大,以當時的部落狀況要來對抗日本人恐有滅族之餘,因此往後瓦歷斯布尼為了保存部族血脈,經常與日本人斡旋以求和平共處,在妥協與不妥協之間與日本人的統治與部族利益之間取得最大的平衡點。
直到西元1930年以馬赫坡社莫那魯道主導的霧社事件爆發後,原本日軍要屠殺所有參與霧社事件的部落族人,也是被瓦歷斯布尼居中斡旋,最後才有200多位的霧社事件參與者遺族被移到現今的川中島清流部落安置,免於被滅族的危機,直到今天,仍有許多清流部落的老人們還是感念當初巴蘭社總頭目瓦歷斯布尼的仗義相助,讓他們的部族才有血脈延續至今。
然而被認為是主和派的瓦歷斯布尼,他的歷史定位就一直被日後的抗日情節所掩蓋過去,整段歷史大家只注意在莫那魯道發起的霧社事件裡,而後瓦歷斯布尼的墳墓就一直被淹沒在霧社巴蘭社舊址的荒煙漫草之中,被世人所遺忘,仁愛鄉公所為了要讓歷史更為完整,十五日舉行破土儀式要重建瓦歷斯布尼的墳墓成為紀念園區,希望後人也不能忘記這位當初忍辱負重的巴蘭社總頭目,在整個日本統治時期,他的地位與其歷史上重要的意義。(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