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子婷/埔里報導】除夕夜除了祭祀、圍爐外,最重要的莫過於大掃除了。所謂的除夕,「除」字代表更換、交替之義,故「除舊佈新」的好意象,成了千古流傳的老傳統。過年休假還要大掃除?不少民眾直呼:「別開玩笑了。」台灣自農業轉向工商發展,雙薪家庭數量增長,難得的例假日休息,誰不想在家當「沙發馬鈴薯」,這時候,埔里清潔團隊:第一清潔社真可說是一大救星了,就讓這些經年累月的塵垢,在專業清潔人員手下「灰飛煙滅」吧。
第一清潔社負責人潘敏俐表示,其實簡單的「清潔」二字所涵蓋的工作是很複雜的,諸如病媒消除、廢棄物、大型家俱處理、外牆清潔等皆是不容放過的清掃項目。第一清潔社民國81年成立,清潔方式日新月異,潘敏俐指出唯有透過不斷的自我進修及回訓,才能「掃出專業」。
潘敏俐表示,其原在外地做藥品管製,民國76年嫁回埔里,夫唱婦隨就跟著先生務農、種菇,但視市場飽和的狀況,也讓她憂心不已。直到有天因緣際會,到外縣探望在賣清潔用品的阿姨,回頭看看埔里,那時候,清潔觀念尚未普遍,公家單位、學校大樓等清潔工作都還是承包給外縣專業清潔團隊。於是潘敏俐決定編織一組屬於埔里在地的清潔隊伍,她說:「雖然辛苦,但是這是對鎮上、對我都相當有意義的工作。」
現在無論是暨南大學、中臺禪寺、埔里、魚池行政園區、銀行等幾乎都是承包給第一清潔社處理,成績斐然。富有愛心的潘敏俐,更於每週二於埔里高工,為弱勢孩童上環境清潔課,希望能單純培養孩子於家庭清潔的能力,而第一清潔社內近50幾個員工中,便有29個位弱勢族群,潘敏俐說:「希望這些孩子都能藉著一技之長讓自己溫飽,也很謝謝社內的阿姨、大姊,大家都很照顧這些孩子。」
相關新聞
Comments
@報廣告